近幾年鋰電池行業的擴產競賽如火如涂,同時也養活了一批專供設備的“賣鏟人”們,估值和業績于20-22年實現雙擊,其中就包括海目星這家公司。
根據公司業績預告,公司22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107%,歸母凈利潤在3.7-3.96億元之間,同比增加239.26%至262.31%,兩項均超出預期。
(資料圖)
當高速成長期已過,行業內部往往開始你爭我趕般地尋找救生筏,要么把別人踩下去,要么上一艘更大的船,對于海目星而言,光伏行業會是那艘更大的船嗎?
高增長紅利殆盡,市占率需提升
海目星成立于2008年,初始階段主要生產面向中小企業的光纖打標機和切割機,2011年開始布局激光與自動化方向,加大核心器件的研發投入,生產研制了5WU冷紫外激光器和10W風冷紫外激光器,得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定認可。
憑借激光技術設備的積淀,2015年公司正式切入方興未艾的鋰電賽道,研發出可以量產的高速激光制片機,由此進入寧德時代的供應鏈。隨后繼續在鋰電設備賽道里拓寬品類,推出方形電池裝配、自動電池烘烤線等產品,經過多次更新迭代后具備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因此收獲了包括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力神、億緯鋰能等電池大廠的訂單。
核心產品—高速激光制片機用于鋰電池極耳切割工序,通過激光切割正負級片兩側形成極耳,再用于后續的卷繞等工序。對比傳統工藝,其設備迭代對于生產效率的提升帶來巨大幫助,每分鐘可切割120m,精度在0.2mm,并且可以同時生產8條級片,性能效率在同行業中領先。
(公司官網)
17年到19年,制片機收入銷售上了一個量級,并且隨著單價提升,其在動力電池設備收入比重從24%提升至48%,驅動公司業績增長。21年公司在這項設備的收入上約有3.34億元,對應鋰電產能接近27.83GWh,根據當年全球新增鋰電產能,海目星在這類設備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69%,未來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回顧前幾年,20年起鋰電行業擴產潮涌起,賣鏟人收益普遍頗豐,公司業務也迎來爆發。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1.95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動力電池營收更是翻了3倍,占比提升至72%,達到歷年新高,反映了動力電池激光設備是公司當下核心的業務。
由此,公司增長的高度和持續性,取決于當下鋰電設備行業所處的位置。過去鋰電行業大幅擴產,喂飽了先導智能、利元亨、贏合科技等國產賣鏟人,鋰電設備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升較快,性價比也更高,逐漸完成了對日韓企業的替代。根據高工鋰電,21年中國鋰電國產化率就已經來到85%以上。
隨著賽道逐漸擁擠,公司面臨的競爭加劇。相比幾乎能夠提供完整產線的先導智能和利元亨,海目星目前的產品僅僅包括前段和中段設備,在品類豐度上還不具備議價能力。在鋰電設備布局的幾年中,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明顯,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整體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鋰電設備行業競爭激烈,收入結構占比中,毛利較低的動力電池設備占比提高導致。
(同花順iFind)
橫向延伸,豐富品類是設備企業避免被淘汰的求生法則。根據國信證券測算,22年激光制片機以及裝配線的市場規模分別約為112億元和240億元。海目星目前在研的鋰電設備還包括涂布機、碾壓機、分切機、疊片機和卷繞機,覆蓋電池生產的前中道設備。
下游電池側在快速導入后進入穩定增長階段,設備投入將不再有爆發性需求。動力電池廠商為了爭奪下游客戶都是不惜花錢擴產的,去年億緯鋰能董事長公開表達了行業即將面臨過剩的態度。2025年全球主流動力廠商產能將超過3400GWh,比21年底產能將增加2.7倍。
但考慮設備使用年限,隨著產能規模增加,未來每年設備的新增及更新需求一定會放緩。根據券商測算,22年鋰電設備規模達到了1325.82億元,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速只有12.15%。許多鋰電設備公司的估值在21年達到了頂峰,隨后業績也得到兌現,目前的價位一定程度上受下游電池格局的悲觀預期所影響,但歸根結底,行業增速已經換擋,賽道已近擁擠,不多加努力提高盈利水平,鏟子很快就賣不動了。
激光設備訂單突破,遇強勁對手
公司生產銷售的切割設備屬于激光加工設備的一種,在下游汽車、3C、鋰電池、光伏、航空和醫療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市場。也正因為其通用性,激光加工設備行業的競爭格局比較分散,21年海目星市占率達到2.42%。不同領域都有比較成熟的龍頭企業,比如動力電池激光焊接領域的聯贏激光,以及光伏行業的激光設備龍頭帝爾激光。
2021年國內激光加工設備行業競爭格局
(Wind,國信證券)
眾多下游領域里,海目星想尋找新的增量市場,將目光瞄向了時下景氣度較高的光伏設備行業。去年以晶科為代表的TOPCon N型電池開始放量,今年是加速滲透階段,子啊出貨量上市占率有望達到20%以上。并且大規模量產在即,目前TOPCon在建產能已經超過470GW。
激光設備在光伏電池片的制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TOPCon所需要設備包括激光摻雜和激光轉印。公司21年成立了光伏事業部,先后進行研發投入,推出全自動激光開槽設備、激光摻雜設備等七種產品,目前在深圳和常州共擁有6000平米的生產基地。
真正的敲門磚來自去年上半年的一筆訂單,為公司打開了TOPCon大門。去年4月份,子公司江蘇海目星取得了晶科超過10億元的TOPCon激光微損設備訂單,拿到一體化廠商的訂單意味著公司設備技術實力得到了認可。
不過,看似進駐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卻是動了別人的奶酪。
以往光伏激光設備領域里,帝爾激光是絕對龍頭,PERC電池時代里設備市占率就高達80%,隨著新電池技術興起,試圖復制該領域的成功經驗。評價設備的唯一標準,即多大程度能提升電池效率,比如TOPCon電池制備上,可以通過激光硼摻雜降低電極區域的接觸電阻,將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了0.2%-0.3%以上的水平。一開始帝爾激光的設備迭代不僅僅要面臨多種路線的百家爭鳴,同個技術路線競爭下,被海目星實現了彎道超車。
公司去年順利交付了首臺TOPCon激光一次摻雜設備,提升了0.3%的效率,彼時帝爾激光技術上還未達到一次摻雜的水平,直到去年年底采取量產訂單,提效在0.25%以上。
于是兩家公司暗自較上了勁。今年元旦帝爾激光首次公開宣布設備中標,在手訂單和中標產能累計超過50GW。短短一個半月便又公告訂單產能突破100GW。
(帝爾激光官方公眾號)
競爭激烈階段,一家的喜事就是另一家的喪事,誰都坐不住。
海目星在本月15日即宣布,截至目前,TOPCon一次摻雜設備已開標的項目公司中標率超60%,累積量產接近20GW的TOPCon的一次摻雜設備。
倘若年初至今只有這兩家在競爭摻雜設備,兩則消息結合起來,那么今年以來帝爾激光以40%的市占率簽下70GW的設備訂單,因此海目星的訂單量或不低于105GW。根據帝爾激光披露,按照單GW700-800萬元的價值量計算,目前摻雜設備訂單預計在7.4-8.4億元之間。
過去由于所處賽道不同,對比帝爾激光,海目星的毛利率僅有30%左右。隨著公司設備在光伏領域逐漸深入,盈利水平有望朝著龍頭靠攏。并且一次摻雜設備毛利水平大致與Perc電池設備相當,在訂單收入放量增長的同時,公司有望迎來利潤水平的提升,這是公司價值重估的關鍵依據。
(同花順iFind)
4680規模量產,刺激設備升級需求
動力電池領域,盡管增長紅利漸盡,針對電池效率和成本的改進往往會引起設備的升級需求,比如4680大圓柱電池。此前在《4680電池規模量產,特斯拉又“行”了?》也提到,4680電芯在材料、結構和工藝上做出了一些改進。這款電池采取了無極耳技術,對極片切割和制片提出了更高的速度、精度和技術要求。
(高工鋰電)
公司近幾年研發投入顯著增加,去年前三季度共投入2.7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倍。截至21年末,公司共儲備多項極耳切割及制片相關核心技術,其中包括圓柱電芯全極耳
雕刻這一未來可應用于 4680 大圓柱電池的技術儲備。
2019年公司獲得特斯拉1105.3萬美元的訂單。隨著2代4680電池規模量產,預計特斯拉會引入更多國產設備廠商。據中航證券測算,25年對應新增設備空間約508億元,其中激光模切、極耳揉平、激光焊接設備市場空間分別約51億元、36億元、58億元。
(同花順iFind)
尾聲
近兩年正是公司估值提升+業績爆發的時點,主要原因就是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公司訂單量進入了爆發階段,規模效應逐漸顯現。
公司21年新簽和在手訂單分別有57億元,51億元,同比+128%、200%;而在去年公司新簽訂單約77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35%;在手訂單約為81億元(含稅),同比增長約59%。三季報的合同負債金額對比年初增加了9個億,幾項數據對于今年業績增長有穩定的支撐。
長期來看,23-24年公司凈利潤預期7.98/11.58億元,對應16倍和11倍PE。照此水平三年利潤復合增速將達到77%,具有較高的增長性。對比行業平均水平,公司當前48倍的市盈率不算太貴。
但公司近三年的銷售凈利率下滑明顯,自19年(14%)之后,還未突破10%。結合行業前景,公司未來增長能否很好的兌現,取決于品類延伸路徑下,公司產品競爭力到訂單市占率的轉化,通過規模效應改善盈利能力。
(同花順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