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年初以來A股市場整體迎來修復,外資單月流入超1400億元,成為近期最主要的增量資金。相比之下,內資流入的幅度相對偏緩,市場對于內資最新動向的關注度有所提升,對于內資何時有望接力外資、增量入市的企盼也有所升溫。本報告梳理了A股市場近期公募、私募、險資、兩融、產業資本這五類內資的最新動向,并對后續資金面進行展望,供投資者參考。
一、外資大幅流入下,哪些內資在買入,哪些在流出?
北上資金節后繼續大幅流入,成為近期最主要增量資金
【資料圖】
北上資金1月大幅流入超1400億元,成為近期最主要增量資金。11月中旬以來,北上資金大幅回流A股市場,成為近期最主要的增量資金來源。年初以來,隨著國內政策寬松持續加碼、疫情高峰回落、居民生活逐步正?;?,北上資金對于國內經濟復蘇的預期繼續升溫,增配A股市場的步伐也進一步提速。1月凈流入共計1412.9億元,創歷史單月流入新高。在內資整體流入相對有限的環境下,北上資金近期大幅流入為A股市場貢獻了重要的增量資金。(外資深度分析詳見《百頁外資研究筆記》)
北上資金節后繼續大幅流入,但內資增量入市的信號尚未明確。春節假期結束后的兩個交易日內,北向資金流入斜率進一步抬升,共計流入近300億,但內資增量入市的信號尚未明確。因此,投資者普遍關心近期哪些內資在買入,哪些內資在流出。
近期哪些內資在買入,哪些內資在流出?
我們跟蹤了近期公募、私募、險資、兩融、產業資本這五類主要的內資流向。
公募基金:發行尚未明顯回暖,贖回壓力或迎來階段性增強。從偏股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的口徑來看,雖然1月以來A股市場明顯回升,但發行端尚未回暖。老基金申贖方面,12月偏股老基金凈申購規模大幅轉正,達到1467億份,創下2021年3月以來新高,也成為12月公募基金增量入市的重要驅動。但行至1月,隨著基金收益率進一步回暖,老基金贖回壓力階段性增強。根據Choice數據顯示,1月基金申贖比多處于1以下(代表贖回壓力較大)。同時從歷史上看,市場從大級別底部回升的初期,老基金贖回壓力往往階段性增強。以2019年為例,盡管市場于2018年底已逐漸企穩,但老基金于2019年1-4月遭遇大幅贖回,因此公募基金在2019一季度、乃至上半年貢獻的增量資金較少。
私募基金:1月倉位逐步回升。去年11月市場回暖以來,私募基金的風險偏好并未明顯回暖,倉位甚至一度逆勢回落。不過,年初以來私募倉位逐步企穩回升。從股票私募多頭倉位變動(估算)上看,截至今年1月20日,股票私募多頭的倉位比例較去年年底回升1.19pct至67.30%,處于三年滾動20.0%的較低水平。因此,預計私募基金1月以來為市場帶來一定增量資金,并非近期流出項。
保險資金:當前倉位處于歷史中等偏低位置,11月以來流入較多。去年11月以來保險資金倉位明顯抬升,截至12月底倉位已回升至12.71%,處于2016年以來44.5%的歷史分位,仍處于中等偏低位置。在股債性價比較高、經濟復蘇預期持續升溫的當下,保險資金近期配置權益資產的意愿迎來提升。
兩融資金:春節前有所流出,但節后兩天大幅回流。1月兩融凈流入123億元,較12月多流入318億元。雖然由于節前效應等因素影響,12月中旬至春節前兩融資金整體流出,但春節后兩個交易日內(1月30日至31日),兩融凈買入共超270億元,驅動兩融月內凈流入轉正。因此,雖然兩融資金春節前帶來一定流出壓力,但1月中旬以來流出斜率明顯趨緩,同時節后已大幅回流。
產業資本:凈減持規模1月環比回落,但仍帶來一定資金流出壓力。1月產業資本凈減持325億元,凈減持規模環比回落172億元,凈減持絕對數值處于2020年以來30.5%分位的中等偏低水平。不過由于1月交易日較少,產業資本減持帶來的流出壓力預計并未明顯回落。
綜合五類內資來看,偏股基金發行端、私募基金、保險資金、兩融資金預計是近期主要的內資流入項,而偏股老基金贖回、產業資本減持為市場帶來一定流出壓力。
二、后續來看,市場資金面將如何演繹?
近期海外風險偏好持續修復,我們認為外資的流入大概率將延續。一方面,美歐經濟韌性仍存,美國四季度 GDP 初值超預期,緩解市場對于經濟衰退的擔憂。另一方面,美聯儲 2 月加息 25bp 落地,加息節奏如預期放緩,同時鮑威爾在會后提及“通脹放緩”,釋放一定鴿派信號。后續來看,市場預計 3 月美聯儲大概率以加息 25bp 結束本輪加息周期,市場風險偏好修復下,外資的流入大概率將延續。根據我們的測算,保守估計外資今年將流入 3000 億元,而考慮到資金回補、全球流動性由緊轉松、中國資產優勢重現,流入規?;蛴型_到 4000-5000 億元超預期水平,成為 A 股市場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之一(詳見 20230118 報告《外資流入空間還有多大?》)。
隨著市場回暖,內資機構也有望提供增量,與外資共振。1)歷史經驗上看,新基金成立份額與基金重倉股過去一季度收益率呈較強正相關。2022年11月以來市場迎來修復,公募基金的業績表現也已在改善,預計后續基金發行也將回暖。2)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隨著近期市場修復,私募倉位略有回升,從去年底的66.11%回升至67.3%,整體仍處在歷史低位。后續,私募基金存量倉位回升和發行回暖有望帶來雙重增量。3)險資方面,自2022年11月權益資產(股票+基金)頭寸也已開始底部回升。因此,今年的A股將從去年的存量博弈、甚至縮量市場,重新回到增量市場。
此外,偏股基金贖回和產業資本減持的的壓力后續也預計逐步緩解,當前不必過度擔憂。一方面,同樣是熊市之后的底部修復,2019年一季度盡管市場出現整體性的修復行情,基金仍然出現贖回壓力,反而到19年4月指數接入震蕩后,基金開始贖回壓力緩解,到5月開始與發行回暖逐步形成共振,偏股基金入市規模迎來明顯提升,當下與2019年較為類似,后續市場有望見證偏股基金增量入市的逐步發力;另一方面,2月開始A股市場限售解禁規模有望明顯回落,減持帶來的資金流出壓力也有望逐步緩解。
風險提示
關注經濟數據波動,政策超預期收緊,美聯儲超預期加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