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的合作伙伴,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遠鋰科”)的科創板IPO進展一直走在聚光燈下,如今排隊逾4個月,期間歷經兩輪盤問,長遠鋰科于9月14日迎來上會大考。但需要指出的是,長遠鋰科IPO所受爭議也頗多,今年上半年對“金主”寧德時代銷售額出現驟降、凈利大降近九成等都是公司不可回避的質疑。在上述情況下,長遠鋰科9月14日能否闖過上市委設下的“關卡”引發市場關注。據了解,長遠鋰科系中國五礦旗下企業,若公司能成功登陸A股市場,中國五礦也將迎來旗下第九個上市平臺。
對寧德時代銷售降至2億元
作為長遠鋰科的“金主”,寧德時代2019年為公司貢獻超五成營收。但在今年上半年這一情況出現轉變,長遠鋰科對寧德時代的銷售額出現驟降,僅為2.01億元。
根據長遠鋰科招股書,寧德時代的位置舉足輕重,扮演著“雙面角色”。具體來看,2017-2019年,長遠鋰科對寧德時代及其下屬企業主營業務銷售金額分別高達3.94億元、9.29億元、16.12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25.03%、36.49%和58.43%。不難看出,長遠鋰科對寧德時代主營業務銷售金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相對較高且比例不斷增加,并且在2019年超過了50%的紅線。
除了擔當長遠鋰科第一大客戶之外,寧德時代下屬企業還系公司第一大供應商。招股書顯示,2019年長遠鋰科對湖南邦普的采購金額達11.61億元,占當期原材料采購總額比例的53.09%,系公司第一大供應商,而湖南邦普系寧德時代下屬企業。
長遠鋰科對此表示,公司下游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集中度較高,導致公司客戶相對集中。但根據長遠鋰科披露的第一輪問詢回復,這種情況似乎正在發生改變,公司遭到了寧德時代“拋棄”,2020年上半年對寧德時代銷售金額僅為2.0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降至30.41%。此外,長遠鋰科今年上半年對寧德時代下屬子公司廣東邦普/湖南邦普的采購金額也縮至3846.79萬元,占當期原材料采購總額比例的9.95%。
對于上述情況,長遠鋰科也做出了解釋。長遠鋰科表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需求顯著下滑,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受到沖擊明顯,對三元正極材料等原材料的采購需求降低。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長遠鋰科方面進行采訪,但未有人接聽。
上半年營收、凈利大幅下滑
在對寧德時代銷售額大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長遠鋰科闖關關鍵期業績也出現大幅下滑,凈利更是在今年上半年下降近九成。
據長遠鋰科透露,公司2020年上半年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約為6.65億元,同比降幅達56.91%;2020年上半年未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約為1566.57萬元,同比降幅達87.87%;未經審計的扣非后歸屬凈利潤更是大降91.05%。對此,長遠鋰科表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等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均受到較大沖擊,公司收入規模出現大幅下滑。
而在2017-2019年長遠鋰科業績處于穩步增長態勢,其中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6.86億元、26.39億元、27.6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79億元、1.81億元、2.06億元。
通過長遠鋰科對寧德時代的銷售收入占比不難看出,公司上半年對寧德時代銷售額大幅下滑一事也對長遠鋰科上半年業績造成創傷。長遠鋰科曾表示,如果未來寧德時代因新能源汽車下游行業或自身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發展戰略或經營計劃發生調整等原因導致其經營業績重大波動,可能向產業鏈上游發生傳導,從而減少或取消對公司產品的采購,則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生產經營,從而給公司業績帶來不利影響。“短期內寧德時代對公司的采購需求大幅下滑,公司業績存在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風險。”長遠鋰科在招股書中表示。
在投融資專家許小恒看來,擬IPO企業的重大客戶依賴風險不容小覷,一旦重大客戶經營層面發生變化,會直接導致擬IPO企業的業績受損。“重大客戶依賴一直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它能直接影響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獨立性。”資深證券市場評論人布娜新亦表達了同樣觀點。
為了解決這一情況,長遠鋰科也有所打算,開始逐步加強對其他重點客戶的開拓力度,諸如,今年上半年公司對比亞迪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塔菲爾新進入公司前五大客戶。
中國五礦有望再迎上市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長遠鋰科系中國五礦旗下企業,若長遠鋰科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中國五礦也將迎來第九家上市公司,旗下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股權關系顯示,中國五礦通過五礦股份、長沙礦冶院和寧波創元合計控制長遠鋰科57.2%的股份,為長遠鋰科的實際控制人。而提及中國五礦,資本市場也并不陌生,由原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兩個世界500強企業戰略重組而成,是以金屬礦產為核心主業,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112位。
資料顯示,中國五礦旗下已擁有8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國中冶(601618.SH、1618.HK)A+H兩地上市公司,五礦資本(600390.SH)、五礦稀土(000831.SZ)、五礦發展(600058.SH)、中鎢高新(000657.SZ)、株冶集團(600961.SH)五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五礦資源(1208.HK)、五礦地產(0230.HK)兩家香港上市公司。
經Wind統計,中國五礦控制的8家上市公司中,僅五礦資源一股在今年上半年凈利虧損,虧損額為1.58億元,其余7股均處于盈利狀態,其中中國中冶盈利能力最強,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35.92億元。另外,經統計,截至最新收盤日,中國中冶、五礦資本、五礦資源、五礦稀土4股總市值均在百億元以上。
雖然中國五礦旗下上市公司眾多,但公司旗下企業最近一次上市已是2009年。以上市日期來看,五礦稀土、五礦發展、中鎢高新、五礦資源、五礦地產均在2000年之前上市,中國中冶、株冶集團、五礦資本則分別在2009年、2004年、2001年上市。
據中國五礦官網顯示,目前已形成了以金屬礦產、冶金建設、貿易物流、金融地產為“四梁”,以礦產開發、金屬材料、新能源材料,冶金工程、基本建設,貿易物流,金融服務、房地產開發為“八柱”組成的“四梁八柱”業務體系。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2.16萬億元,其中資產總額92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