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系列制度紅利的不斷釋放,當前科技型企業正迎來登陸資本市場的政策窗口期。最近一段時間,包括京東數科、螞蟻集團等在內的公司,紛紛籌劃,擬投向科創板的懷抱。在業界看來,這顯示出科創板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實踐,在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的集聚引領效應正不斷增強。
北京證監局公示的信息顯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及華菁證券分別與京東數科簽署了股票發行上市輔導協議,京東數科擬在科創板上市;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科技金融公司選擇科創板上市,在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學院教授韓乾看來,一方面得益于近年來,以科創板為試驗田的國內資本市場系列基礎制度改革,國內的投融資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和改善,另一方面是與國際IPO市場環境變化有關。
“金融科技巨頭擬在科創板上市,是明智的選擇。”韓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既顯示了這些企業對我國資本市場和經濟發展的信心,彰顯了科創板的市場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也證明了我國資本市場完全具備服務于經濟國內大循環的能力。“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金融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
“科創板增加了對企業上市的包容度。”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些年來證監會積極推動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比如退市制度的堅定執行,凈化了市場環境;全面推動強監管,對資本市場的各種違法行為“零容忍”,為市場引來了長期資金。同時,市場的承受力得到了加強,對大型科技股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談IPO色變”,而是以積極的心態歡迎。
科創板運行已一年有余,通過關鍵制度改革,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示范帶動效應不斷增強,市場包容性、行業集聚性、品牌示范性充分顯現,對所有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優質高科技企業有很大的容量和友好的通道。
事實上,金融科技企業投向科創板的懷抱,并不意外。今年3月份上交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暫行規定》首先細化了科創板重點服務的行業領域范圍,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深度應用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務等,也屬于科創板服務范圍。
這意味著,國內金融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有了政策支持。業界普遍認為,京東數科、螞蟻集團等若在科創板上市成功的話,會成為標志性的案例。
那么,當京東數科、螞蟻集團先后宣布擬在科創板上市,是否會引發金融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浪潮?
對此胡曉輝認為,從金融科技公司自身來說,本質屬性是金融,同時又離不開科技的支持。比如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每年“雙十一”全球最高的峰值成交而毫無卡頓,恰恰是堅持不懈地對“云”的投入。
“所以,金融科技公司準確理解是高科技支持下的金融,二者缺一不可。”胡曉輝說。
而韓乾認為,金融科技企業去“金融化”,強化“科技”特征,短期內可能是為了迎合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需求,但從長期來看,也是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充分挖掘發展潛力的需要。
“從監管的角度看,金融科技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可能會對現有監管技術和監管制度帶來新的挑戰,所以,應分清企業是真轉型還是以技術淡化甚至掩蓋了金融業務。”韓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