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全國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正式成立,掀開了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新篇章。目前,已獲批準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共有20家,其中已開業的共有14家。
隨著多家擁有雄厚資金、客戶資源及渠道優勢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成立,資管行業迎來新變局。一年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展情況如何?理財子公司在權益投資領域是否有進一步拓展空間?理財子公司如何在合規前提下穩健發展?《金融時報》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聚焦一年來理財子公司的成長之路。
理財子公司運行平穩
籌備之初,銀行理財子公司便被期待能夠推動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促進資管業務回歸本源。從盈利能力以及產品發行情況來看,一年來,銀行理財子公司運行平穩。
從已披露的2019年銀行年報來看,有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披露了開業后的業績情況,共實現凈利潤近8億元。其中,工銀理財全年實現凈利潤達到3.3億元,位居首位;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分別實現凈利潤2.96億元、0.89億元、0.60億元。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理財子公司共發行產品1379只。從產品類型來看,涵蓋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三種類型。固收類產品占據主要地位,共發行1073只,占比達77.81%;權益類產品較少,僅有3只,其中工銀理財在去年11月推出1只產品,光大理財分別在今年5月和7月推出1只產品。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告訴《金融時報》記者,理財子公司的銀行股東實力強,長期以來在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方面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在權益領域仍難以與有著10多年經驗積累的基金公司等競爭。
“理財子公司還處于起步階段,權益領域投資經驗還不足,未來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實際上,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正在逐漸提升,很多固收類理財產品也配置了少量權益類資產。”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投資者教育仍待加強
“打破剛兌”不再是一句口號。5月以來,受債券市場波動影響,多只凈值型理財產品出現浮虧。對此,針對理財產品特別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資管新規”實施以來,凈值型產品占比持續上升。央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凈值型產品募集資金占全部資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的60.3%。針對個別理財產品出現的浮虧現象,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在7月10日舉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市場變化必然會導致凈值產品的波動,出現階段性浮虧是正常現象。5月末,全部資管產品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比年初增加了約5000億元,資管產品總體上收益是正的。
“近期由于債市走熊導致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凈值下跌,這是打破剛性兌付的表現,對理財市場來說不算壞事,能讓投資者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投資者自負盈虧的真正含義。”劉銀平說道。
在“資管新規”時代,凈值型理財產品將成為主流,打破剛性兌付是大勢所趨。徐承遠提到,在“資管新規”的要求下,絕大部分銀行產品采用市價法估值,對于市場利率的變動更加敏感,資管產品凈值反映了所投標的的市場價格,是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道路上的必經之路。
劉銀平表示,銀行需要加強對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普及宣傳工作,充分揭示產品風險,盡量避免由于產品凈值下跌導致與投資者之間產生糾紛。
徐承遠也認為,在投資者教育方面,首先要引導投資者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引導價值投資理念;同時,要向投資者傳遞正確的信息,做好風險提示工作,提示投資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并提示產品潛在風險,讓投資者自主決策,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
合規框架內穩健前行
6月24日,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母公司向理財子公司劃轉理財產品存在產品不合規、程序不規范、利益輸送、調節風險指標等問題;理財新產品存在池化運作、投資非標資產出現期限錯配、相互調節收益、剛性兌付、投向限制性領域、凈值計量不準確、信息披露不到位、違背投資者適當性原則或違規銷售等問題。
根據監管要求,理財子公司需要“潔凈起步、輕裝上陣”,杜絕“帶病上崗”,這也就要求不管是發行新產品還是承接由母行遷移過來的老產品,都要符合“資管新規”要求,不能有歷史遺留包袱。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銀行及理財子公司未做到上述要求。
對此,劉銀平表示,針對理財子公司存在的問題,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理財產品應該重新退回母行處置,處置干凈之后才能再次遷移至理財子公司。
徐承遠表示,理財子公司在合規的前提下穩健發展,首先,要嚴格遵守“資管新規”以及“理財新規”的相關規定;其次,要將理財子公司與母行之間風險與收益的界限劃分明確,防止利益輸送的問題;最后,要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減少違規的多層嵌套和期限錯配。
關鍵詞: 銀行理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