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又雙叒被“點名”了。7月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了近期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兒童服裝進行的抽檢情況。其中,商標為“南極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南極人新生兒衣服0-3個月嬰兒和尚服初生寶寶套裝)存在繩帶不合格的問題,商標授權人為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制造商為丹陽市昊琪服飾有限公司。
南極人品牌主體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南極電商”)2019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各電商渠道可統計的含未付款成交總額(GMV)達305.59億元,同比增長48.92%;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93.96%;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
漂亮的數據得益于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一方面是令投資人喜悅、同行艷羨的數據,另一方面是屢屢上榜的產品質量問題。隨著品類高速擴張,授權模式是否會導致產品質量和口碑下滑,透支未來的品牌,引來市場的質疑。
此外,中國網財經記者還發現南極電商許多店鋪存在經營者、地址多次變更的情況,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公司有27家已經注銷,對外投資的鱸鄉小貸成“老賴”。
靠品牌授權發家的“南極人”,是否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靠“賣商標”就年收入13億
記者打開電商平臺搜索“南極人”,發現涵蓋的種類頗多。除了我們日常熟知的男女裝、內衣服飾等,還有箱包、日用品、嬰兒尿褲、居家布藝、生活電器等,同時幾乎每個品類都有旗艦店。店鋪的種類也分官方店、專賣店、正品自營店、官方奧特萊斯店等種類數百家。
但事實上,這些店鋪賣的都不是真正的“南極人”。
公開資料顯示,南極電商前身是南極人,成立于1998年,是中國最早的內衣企業之一。目前,南極電商擁有包括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PONY系列等品牌,經營品類涉及內衣、家紡、男裝、女裝、鞋品等眾多領域。
不過,2008年,受宏觀大環境和保暖內衣競爭品牌同質化嚴重影響,整個行業面臨著諸如產品體系單一、款式老化、價格混亂、供應鏈過剩等問題,導致競爭中價格不斷被壓低,利潤縮減,南極人不得不“另辟蹊徑”,突破瓶頸。據多家媒體報道,2008年,南極人關閉其線下自營工廠的生產線,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品牌授權又稱品牌許可,是指授權者將自己所擁有或代理的商標或品牌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權者使用。被授權者按合同規定從事經營活動,并向授權者支付相應的費用,同時授權者給予人員培訓、組織設計、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指導與協助。
那品牌授權對南極人來說到底是不是門好生意呢?
南極電商官網顯示,公司2010年開啟電商服務,2012年,開啟NGTT(南極人共同體簡稱)商業模式;2015年上市;2016年,收購卡帝樂鱷魚和經典泰迪,與PONY開展品牌合作;2017年收購時間互聯。
從公司發展史不難看出,南極電商持續擴張,成長迅速,授權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南極電商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其最新合作供應商數量為1113家,合作經銷商為4513家,授權店鋪為5800家。
從市值上看,Wind資料顯示,南極電商2007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交易,總市值為295億元。而截至2020年7月8日,南極電商的總市值約為58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營收上看,南極電商2019年賺的盆滿缽盈。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營收39.07億元。營業收入構成中,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
也因此有媒體戲謔,南極電商靠“賣商標”就年收入13億。
頻上監管“黑榜” 專家:在透支品牌價值
“品類快速擴張確實意味著品類管理難度的提高,但是南極人與過去的由于品類擴張而忽略用戶體驗和質量把控的公司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本身就是輕資產運營,不用承擔資金占用風險和庫存風險。”對于南極電商的商業模式,東興證券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不難看出,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南極電商,在品類迅速擴張的同時,質量問題“如影隨形”。
消費者王先生在聚投訴平臺的投訴中寫道,“在南極人佛力專賣店買的被子,因為四角開線,露出來的棉絮全是碎渣渣,身體起紅斑瘙癢,懷疑店鋪無營業資質”。
諸如“沒有logo”、“賣假貨”、“質量差”等這樣的投訴原因在聚投訴、黑貓投訴上比比皆是,投訴對象與“南極人”有關的投訴貼聚投訴上共有118條,黑貓投訴上有284條。
“南極人”也是各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各地消協問題產品名單上的“常客”。7月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的《兒童服裝產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顯示,由丹陽市昊琪服飾有限公司生產、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授權商標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凈色袖)、嬰幼兒內衣(南極人新生兒衣服0-3個月嬰兒和尚服初生寶寶套裝)抽查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繩帶。
6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食品接觸用塑料桶(含食品接觸用周轉箱)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標稱商標“南極人”10KG米桶被檢出標簽標識項目不合格;
4月,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點名北極巖戶外專營店銷售的商標為南極人的戶外沖鋒衣不合格;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上海市室內加熱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南極電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22日生產的南極人五面取暖器存在非正常工作的問題;
3月,國家市監局組織開展2019年第二批網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中,不合格產品包括南極電商的旅行箱包;
2019年,上海市監局對48個批次旅游鞋、休閑鞋、布鞋等老年健步鞋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南極人品牌男鞋再次抽檢不合格。
此外,公開報道顯示,2018年內,南極人品牌上了14次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從蠶絲被、內衣、棉服、童裝、沖鋒衣到電推剪、卷發器、按摩棒,均有產品被列入質檢黑榜。
“南極人”這種“流量與質量問題并存”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持續?
“‘品牌授權’的經營模式是可行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采訪時表示,“并且輕資產運營的緣故,從實踐中來看,‘品牌授權’是較好的模式,國際上很多大的品牌都是采用這個模式。”
“‘品牌授權’模式能否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品牌的品控能力。”盤和林指出,南極電商的問題在于品控能力較弱。在他看來,一方面是給經銷商的授權粗放、較多較廣,另一方面從市場上可以看到,“南極人”價格普遍較便宜,南極電商沒有太大的議價空間,從而擠壓了利潤空間,質量難以保證。
“可以說,‘南極人’在透支品牌價值,最終會導致品牌的口碑和產品的品質下滑。”盤和林說道。“國外例如耐克、蘋果等一些品牌授權管理很苛刻,且代工廠有很強的品控能力。”
旗下店鋪企業信息頻變更 對外投資公司成“老賴”
除了產品質量問題,記者還發現南極電商許多店鋪存在經營者、地址多次變更的情況,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公司也有27家已經注銷,對外投資的鱸鄉小貸已成“老賴”。
南極人官方旗艦店主體變更信息公示,該店鋪經營者在2018年12月27日已由上海偉宸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義烏首諾針織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店的原經營者上海偉宸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處于注銷狀態。
無獨有偶,南極人明淘專賣店主體變更信息公示,其經營者在2020年06月28日已由蕪湖明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變更為臺州市慕米貿易有限公司。
店鋪更名、遷址的也時常可見。“南極人微昊專賣店”,淘寶企業資質信息顯示這家店鋪的經營者為南通碩舟家紡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于2020年1月由“上海微昊實業有限公司”更名而來。除名稱更改,注冊地址也從上海變更到南通,經營業務也相應減少了很多。
“南極人恩盛專賣店”,經營者曲阜恩盛貿易有限公司,2020年4月29日,由蘇州恩盛貿易有限公司更名而來,注冊地址由江蘇省常熟市變到了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南極人杜尚專賣店”,經營者是南通慧道紡織品有限公司。2019年1月29日,由上海杜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名而來,隨之變更的還有注冊地由上海變更為南通。
記者還從天眼查發現,南極電商運營主體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間接控股的許多公司經營狀態已為“注銷”,共計27家。其中,甚至有公司存續期間不足一年,例如南極電商的孫公司上海奧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25日,于2019年9月10日注銷。
此外,南極電商對外投資的鱸鄉小貸在2014年12月到2018年12月間,存在20次被執行記錄,分別被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鱸鄉小貸早在2013年8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成功實現掛牌上市,是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小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