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消費者王女士向記者反映,自己在京東上購買了一款嬰幼兒護膚霜,在給孩子使用的過程中,一直擔心產品是否會含有抗生素、熒光劑、重金屬、激素等。“聽一些媽媽們說,有的嬰兒護膚霜會添加激素。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也無法辨別。”王女士擔憂地說道。
于是,王女士上網查詢,發現有自媒體稱,多款嬰兒霜含有激素,違規添加超標,各種未考證信息讓消費者難辨真偽。
嬰兒濕疹,中醫稱之為“奶癬”或“胎斂瘡”,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癥,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寶寶長濕疹,多半是寶寶的皮膚屏障出了問題。相較成年人,兒童的免疫力較弱,更容易感染疾病。同時,兒童機體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加強兒童護理保健尤為重要。兒童皮膚病預防和治療需要更多人參與其中,尤其要借助更多的社會力量,如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產康師等專業團隊,根據兒童皮膚特點,采用嬰兒修護霜并配合以分型護理方案,做到一對一個性化服務。”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方帆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是,近年來,由于一些網絡謠言以及同行之間不正當的競爭,惡意誹謗中傷同類產品,謠言將給護膚品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對此,南京杏璞莊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有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其產品也遭受到網絡謠言的惡意重傷,對品牌、消費者、企業及員工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也擾亂正常的營商環境,這類事件背后也隱藏著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不惜以惡意消費母嬰護膚品行業公眾傳播公信力、詆毀品牌名譽為代價,來達到干擾市場,引發競爭秩序失控,進而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有些寶寶們用的護膚品產品的成分規定,和大人用的護膚品并沒有太大差別,雖然寶寶用的護膚品所含的功能性成分大量減少,同時對于乳化劑、防腐劑、活性物特別謹慎,簡化后安全性是相對提高了,但并非“毫無刺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原工會主席劉秀奎強調,產品的宣稱和功能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應該有完善的技術證明資料支撐。如果純粹為了追逐銷量和利益,違規添加激素,就對消費者形成了欺騙。
針對一些網絡謠言以及同行之間不正當的競爭,惡意誹謗中傷同類產品,專家建議,打擊謠言,維護護膚品行業健康發展。
原衛生部副部長張鳳樓指出,護膚品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嚴格執行生產規范,守法經營,為消費者提供質量過硬的產品,不給護膚品謠言以可乘之機。媒體應自覺提高對護膚品報道的專業素養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杜絕傳播護膚品謠言,營造一個健康透明的輿論環境。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姚世洪建議,主管部門要增強對護膚品行業生產的監管力度,同時加大對護膚品謠言制造者的打擊力度,并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公平、公正、公開的護膚品市場競爭秩序。
劉秀奎呼吁,消費者要主動學習并了解護膚品知識,面對肆意傳播的護膚品謠言,不捕風捉影、不道聽途說,以主管部門和權威專家的意見為判斷依據,不加入傳播謠言的隊伍。
關鍵詞: 護膚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