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在大健康中扮演何種角色,在當下的保險業格局中,健康險處于“C位”都是無可爭議的。
□ 有風險就有保險,健康險市場下一步的發展,對保險機構來說,意味著增大保障能量和拓展新的市場增量。
近年來,健康險業務迅速發展,在人身險中的占比持續提升。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進一步催生了民眾對健康保險的需求,健康險市場發展空間愈發廣大。
健康險需求大增
中國平安健康險總經理助理尹正文說了一組數字:從2013年到2019年,除了2017年結構性調整外,健康險年保費增速均保持兩位數高增長。2019年,健康險在整個保險市場中占比為16.6%,規模達7066億元,同比增長30%。
今年1月份,中國銀保監會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力爭到2025年,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超2萬億元。
今年3月份,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實現更好保障病有所醫的目標。
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發展定位,都為商業健康保險在大健康發展格局中劃定了一個相當有發展前景的位置。
事實上,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基本醫療保障網,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仍然暴露出醫療保障體系中的不少短板。“其中,可以看到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還存在一些缺口,特別是醫療資源供給上的緊缺。”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劉挺軍說。
疫情暴發階段只是將醫護人員群體的風險凸顯出來,而全社會的風險管理需求會在疫情之后更加顯現。據銀保監會數據,今年1月至4月,健康險保費收入3293億元,同比再度增長20.53%。
保險機構機會有多大
有風險就有保險,健康險市場下一步的發展,對保險機構來說,意味著增大保障能量和拓展新的市場增量。
一組與疫情有關的數字可以佐證:截至今年2月份,全行業合計有602款保險產品將新冠肺炎納入保障范圍,其中400余款屬于不收費自動擴展,產品類型涵蓋重疾險、意外險、疾病保險、定期壽險等;74家保險公司向醫護人員及家屬、疾控人員贈送人身意外險,總保額約9萬億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保險保障功能。這將使保險業在回歸保障的同時獲得更大的創新動力。4月份,泰康人壽業績逆勢上揚,新單價值同比增長66%;中國太保壽險,通過擴大與社保的合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各類政保業務覆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參保人口1.08億。“健康服務的增值和供給將成為新的市場增量和需求點。”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楊錚說。
不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鎖凌燕認為,單純提供健康風險保障并不是保險業的未來,保險業未來的功能將是復合型的。當前,醫療行業利益格局已相對固定,健康險在既有產業鏈條中很難承擔主導作用。商業保險機構需要協助推動醫療保險核算、精算、風險管理、理賠支付方式等各項操作標準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尋找縱深發展的路徑
無論在大健康中扮演何種角色,在當下的保險業格局中,健康險處于“C位”都是無可爭議的。但如何向縱深發展,各有說法。
“保險業要用管理巨災風險的思路應對傳染病。”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史鑫蕊說。據了解,近年來,國內保險共同體得到了較快發展,目前主要有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中國農業保險再保險共同體和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建立傳染病公共衛生風險管理的保險共同體不失為一種創新方向。
針對如何完善健康險中的大病保險制度問題,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認為,應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保險公司在基本醫保經辦、大病保險承辦以及補充醫療保險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規范健康保險經營主體的準入審批、保險費率等。同時,應進一步強調病前預防和慢病管理,并允許險企在大病保險管理成本中計提一定比例的健康管理費用。
平安產險健康險業務負責人王彧認為,應推進醫保個人賬戶活化,實施個人賬戶資金家庭共用,用于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或用于支付家庭醫生的門診服務和慢病管理服務費用等;政府牽頭打通醫保數據和商業保險公司數據,為保險公司精準定價提供數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