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的風開始刮到保險領域,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加入網絡直播陣地,不僅能直播增員、招聘,還能“帶貨”,不少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開始嘗試用直播的方式推薦保險產品,更有保險機構的高管親自上陣,為自家產品“吆喝”。由于直播門檻并不高,一些直播“主播”并不具有專業的保險知識,“帶貨”稍有不慎就成直播“帶禍”。近日,河北銀保監局發出通知,針對當前短視頻直播平臺保險營銷宣傳存在的不當宣傳、銷售誤導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整頓,加大對分支機構及從業人員短視頻直播賬號和信息發布的審核力度,堅決清理未經報告開設賬號和發布內容行為,嚴格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責任。
據了解,自5月以來,先后已有華夏保險總精算師李建偉、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等人走進直播間為保險“帶貨”。
在沈鵬長達 1 小時 24 分的直播中,并未現場賣保險,而是在科普保險理念,通過互動形式重點推薦了百萬醫療、百萬意外、重疾險、年金險等保險大類,幫助用戶了解保險產品,從而產生購買行為。直播數據顯示觀看人數 10W+。據沈鵬介紹,此前水滴保險商城通過直播帶貨的最好成績是“ 一小時賣出近 700 萬元的保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直播門檻并不高,主播也是良莠不齊,保險直播“帶貨”稍有不慎就成“帶禍”。“直播有很強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它能夠讓用戶產生信任感和忠誠度,確實可以進行消費者購買前教育;但隨著線上營銷的發展豐富,相關產出良莠不齊,很容易出現一些觀點存在偏頗,把不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客戶的情況。”有保險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大多數理賠糾紛源于“消費者的未如實告知”和“消費者與保險公司對保險條款的理解偏差”,直播賣出去的保單,很可能就給消費者埋下拒賠的大坑。
直播平臺不是法外之地,針對短視頻直播等自媒體的保險銷售誤導的現象,河北銀保監局于近日通知,要求各保險公司和專業保險中介機構,對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監控和處置機制、加強從業人員合規教育等方面開展全面排查。針對當前短視頻直播平臺保險營銷宣傳存在的不當宣傳、銷售誤導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整頓,加大對分支機構及從業人員短視頻直播賬號和信息發布的審核力度,堅決清理未經報告開設賬號和發布內容行為,嚴格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責任。
“保險直播必須嚴守法律和監管規定,保險工作人員應持證營銷,營銷宣傳用詞需要小心謹慎,避免出現貶低同業,力捧自家產品,乃至出現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對互聯網保險的嚴格監管和整頓還會繼續,紅利期到來的同時,保險機構也要嚴格按監管部門的規則開展業務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