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農村電商板塊持續走強,表現搶眼,引發了人們對這一熱點的極大關注。
分析背后的原因,并非偶然——既有一季度經濟數據中農村電商在抗擊疫情、促進消費中取得的顯著成效,也有多家互聯網電商平臺啟動直播助農、加快布局農村市場的顯著成果。投資者注意到,農村電商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農戶對沖了疫情的影響,帶動收入增長,還在宏觀層面起到了補足農村物流短板、推動農村消費升級、激發農村創新創業等作用。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不過,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凸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達23.6%,較上年同期提升5.4個百分點。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在一季度全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同比下降0.8%的情況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卻逆勢增長31.0%,其中,肉禽蛋、糧油和蔬菜增速均在70%以上。此外,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網絡零售額增長13.3%,比全國網絡零售增速高14.1個百分點。疫情期間,“宅經濟”成為市場熱點,涉農商品網銷旺盛。據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考察當地農產品電商情況時指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4月25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在發布會上表示,將進一步發揮電商優勢,因地制宜地采取電商促銷、助農等措施,促進消費潛力釋放。
事實上,我國早在2014年即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到目前已累計支持1180個示范縣,實現了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農村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
電商進農村產生的最直接成效是帶動農民增加了收入,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與此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轉型升級,推動了農民創業就業。據了解,截至去年年底,全國農村網商已達1384萬家。《金融時報》記者近兩年在各地農村采訪中遇到的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種植養殖能手,絕大多數是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大學生、海歸、轉業軍人。他們除了引進技術也帶來開放理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通過電商平臺營銷產品。一些貧困村的特色農產品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網紅”品牌,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戶脫貧增收。
農村電商熱潮的涌現,大大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在此次疫情期間這一作用體現得尤為明顯。產地直銷、直播“帶貨”這些新業態受到熱捧,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生產消費貫通,有效推動了供給和需求的平衡。據了解,疫情發生后,僅四川省88個示范縣就組織電商、快遞企業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達到600多萬單,保障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2019年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擴大內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213個地方予以督查激勵,包括黑龍江五常市等在內的10個市縣作為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先進典型被列入激勵名單。據了解,列入激勵名單的市縣將被優先納入2020年電商進農村政策范圍,并獲得資金支持。
記者注意到,這10個入選的市縣或產業電商化水平高,或扶貧助農成效好,或工作創新有亮點,或輻射帶動作用強,對于其他地區發展農村電商無疑具有示范作用。如“電商+基地+貧困戶”模式在很多地區取得明顯成效,應進一步向全國推廣,帶動廣大貧困戶增收。在產業發展較好的地方,應以產業為基礎,通過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打造電商產業集聚區;在具備特色優勢產業地區,建立供應鏈服務體系,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有區域交通優勢的地區,打造農產品電商集散地,帶動周邊地區農產品銷售,實現共同發展。
農村電商發展成效顯著,得益于多年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通信、物流、電子支付的快速發展,讓電商進農村的種種瓶頸不再出現。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村網民數量已突破2.5億,全國農村地區人均持有銀行卡3.61張,農村地區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開通數分別達到8.16億戶、7.12億戶,并且隨著通訊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升級,銀行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電信運營商以及互聯網科技企業加強合作,從而使得手機支付、網絡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進入普通農戶家庭,逐步消除了農村地區支付服務空白。如今,網購已成為農民生活的常態,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商品通過電商進入了農村,改變了農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
從當前農村電商發展情況和趨勢看,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如產業供應鏈水平差、物流成本高等。未來還需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進城渠道,圍繞農村特色產業,打造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完善電商配套服務,提升產業電商化水平。同時,進一步優化工業品下鄉網絡,特別是要盡快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在整合農村電商的基礎上,搭載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