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以來,以“安心酒店”、近郊民宿等為代表的旅游住宿市場回暖,消費振興活動精彩紛呈。但業界分析,旅游住宿業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雖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市場復蘇還仍需時日。
旅游住宿市場回暖
進入5月,多家旅游平臺、酒店企業反饋,國內旅游住宿市場回暖。
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針對2020年5月1-4日經營情況,面向全國住宿餐飲企業開展網上調查,參與調查的住宿企業復市率達到91.39%。
目前,錦江國際集團全國93%的酒店已恢復營業,高星級酒店逐步回暖,中端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達50%以上,其他產業復工率達90%以上。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介紹,集團所屬酒店90%以上恢復了開業經營,如家復工開業店出租率達到了65%。
復星旅文集團旗下的度假村連鎖品牌Club Med,在“五一”假期迎來今年第一個入住高峰,安吉及北京延慶度假村“五一”期間全部售罄;海南旅游網紅地三亞亞特蘭蒂斯入住率創近期新高,5月1日至3日的客房入住率均在90%左右。
國際酒店方面,截至5月8日,希爾頓集團在中國內地的250家酒店已全面復工。洲際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超過150家酒店幾乎都已正常開門迎客,在中國的酒店復工率已超過98%,大部分在建酒店也已恢復施工。截至目前,萬豪在大中華區酒店已陸續開始恢復營業,受益于中國國內復工以及旅行的逐步恢復,萬豪旗下位于中國內地酒店的入住率恢復達到了大約20%。
此外,以“本地人游本地”為主的市內游、省內游、周邊游復蘇強勁,帶動地理位置相對獨立、設施齊全、衛生防疫措施較好的一些民宿復市。根據上海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旅游大數據監測,“五一”期間,上海332家鄉村民宿(含農家樂)平均出租率為81%,遠遠高于上海市旅游住宿設施平均客房出租率,成為消費新熱點。同程旅行報告也分析,受疫情影響,居民大多選擇本地休閑度假,風格多樣的民宿成為很多人的“最愛”。
在多地推出的消費復蘇活動中,酒店業也是重要參與者。結合“五一”假期及“五五購物節”,上海推出“上海美食節”“換個新家看上海”“環球春浪季,月星悅新家”“酒店美食任您選”“購物季城市微旅游”等特色體驗活動,帶給市民游客更多元豐富的體驗,也拉動了酒店行業消費。
三大舉措助力行業復蘇
酒店行業是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中國飯店協會、優尼華盛3月上旬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我國酒店和民宿類等住宿企業營業額損失超過670億元。
首旅如家在其第一季度業績預減公告中稱,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這是由于,疫情發生及相關防控措施的實施,對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致使收入和經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萬豪日前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指出,萬豪一季度營收同比降低7%,凈利潤同比降低92%。萬豪酒店一季度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全球疫情影響。
面對疫情沖擊,政府托底、行業互助、企業自救,是國內酒店業取得復工復產復市初步成效的三大關鍵支柱。
記者梳理,我國各地住宿業的主要扶持政策包括用工成本緩減政策、稅收減免政策、租金減免政策、融資支持政策、能源費用減免政策等五大類。中國飯店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最新的酒店企業調研,延遲繳納社會保險、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延期繳納稅款是目前企業認為最有效的三項政策,分別有63.55%、52.71%、48.77%的調研企業認為比較有效或有效地為企業帶來明顯益處。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飯店業分會發布并及時更新完善旅游住宿業疫情防控指南,精準指導賓館酒店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結合“五一”假期及文旅業振興計劃,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牽頭保險公司,推出安全保障計劃,覆蓋全市6501家賓館酒店,促進市場信心恢復、行業復工復產復市。
大型旅游集團也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錦江國際集團已籌措35億元資金,推出流動性支持貸款、物資采購支持貸款、延緩已有酒店貸款基金6個月還款期限、減免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在營酒店持續加盟費和管理費用等多項舉措,支持存在流動性困難的酒店渡過難關;又準備30億元資金,為新加盟酒店提供雙重低成本資金支持。
疫情之下,“安全、健康、放心”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以及住宿企業發展的重點。“五一”前后,國內住宿企業通過在線直播、拓展外賣、提供無接觸服務和“安心房”、積極進行預售優惠等各種措施,探索新的發展方向,搶抓新生消費機遇。
華住集團旗下漢庭酒店首度公開招募3名“消殺監察官”,邀請他們到上海一家門店現場監督深度清潔全過程,并在抖音平臺進行直播。2小時的直播累計吸引了近2萬名觀眾在線觀看,網友累計評論超過1萬次。漢庭CEO徐皓淳表示,這場直播旨在助力提振消費信心。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已在全國50余個城市推出企業專屬居家隔離房試點酒店,提供了超三萬間夜的酒店居家隔離服務。在此基礎上積極打造放心酒店體系,利用樓宇智控鏈、Mini消毒柜、酒店機器人送物、自動販售機等設施、技術,提供無接觸式服務。萬豪國際旗下分布在中國11座城市的49家酒店則對接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餓了么提供餐飲外送服務。華住、阿里未來酒店菲住布渴等酒店也已引入機器人送餐送物、自助入住退房,強化智能的“無接觸”服務,既在疫中為住客增添安心,也為疫后酒店創新服務探路。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我國旅游酒店業綜合管理、應急能力在疫情防控中得到錘煉。同時,我國居民消費需求悄然變化,科技進步和文化發展為行業帶來“顛覆性創新”。
修復疫情沖擊還需時日
隨著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酒店業復工情況已明顯轉好:中國飯店協會自3月1日至4月中旬的一項涉及國內5500家酒店門店的調研顯示,國內恢復營業的酒店企業占比已達到89%,行業復工復產率總體大幅提升。
不過,受訪酒店普遍反饋,行業受到的疫情沖擊還需時日才能修復。調研顯示,56%的企業認為企業最困難的時期是4-5月份,20.69%的企業認為將在6-7月份,僅有15.27%的調研企業認為困難時期已經過去,行業對未來1-2個月內的經營頗不樂觀。
旅游住宿企業仍面臨較大壓力。其中,營收大幅減少、人力成本壓力、供應商應付賬款仍然是酒店主要面臨的問題。緊隨其后的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擔心承擔員工和消費者健康連帶責任以及第三方平臺服務費過高。
具體來看,在成本收入控制方面,目前住宿企業雖采取了系列節流減支措施,但有68.96%的調研住宿企業支出與2月相比持平或有所增長,企業日均支出與上月相比平均增長1.57%。在勞動力成本方面,調研中有63.47%的住宿企業到崗復工員工占比達50%以上,但隨著各住宿企業進一步加強復工復產,住宿企業的用工壓力逐漸增大;在供應鏈端,住宿企業由于資金周轉困難,存在大量對供應商的應付賬款,目前行業產業鏈企業均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因此供應商普遍調整了供貨支付方式,要求現結或者先結清之前的貨款再供貨,支付方式的改變導致住宿企業交易成本提升;此外,原材料價格上漲將進一步增加住宿企業進貨壓力。
中國飯店協會相關負責人分析,旅游住宿企業仍需精準的支持政策。目前,獲得金融機構信用貸款、培訓補貼或免費培訓、減免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獲得優惠利率貸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是企業需求的焦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頂住多重壓力,緩解疫情沖擊的關鍵還在于“復市”,有消費才會有真正的市場復蘇。孫堅分析,受疫情影響,國內人員流動性仍受到一定的抑制,旅游住宿行業最大的消費群體恰是異地消費者,雖然,“五一”期間本地消費復蘇帶動了一定的酒店消費,但只有異地消費、商旅市場真正復蘇,酒店的大部分市場才會真正恢復。
中國飯店協會調研也印證了業界觀點:由于跨省的旅游、會展等客源市場還未完全恢復,住宿企業平均出租率占上年同期百分比均值為38.25%,平均出租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的住宿企業仍然占比高達68.47%,平均出租率恢復到上年同期80%以上的住宿企業占比僅為5.91%。
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在近期的一場直播中表示,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效果轉好,建議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逐步有序、分類分級恢復跨省市的團隊旅游活動,以促進旅游住宿市場的進一步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