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快遞柜開始收費了。雖說費用不高,只是收超時費,超時后每12小時也才收0.5元,而且還有3元封頂、節假日期間不計費的政策,此外辦了會員還更劃算。實話說,這個價格要比我們小區門口小賣部“小件1元、大件2元”的代收費良心太多了。但是,原本免費的東西突然開始收費了,用戶的不滿還是顯而易見的,不乏有激進者和小區停用了豐巢。
不過從趨勢來看,快遞柜收費,恐怕以后會逐漸成為業界常態,然而筆者認為快遞柜收費并不合理。
我們先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說。
第一,用戶已經支付了快遞費用,而快遞協議是人到人的,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沒有理由為已經到達門口的快遞再額外支付另一筆物流費用。
第二,超時產生費用的原因并非用戶單方造成的,而且超時也并不是用戶主觀意愿造成的,不存在主觀惡意占用儲物柜的判斷,也不應由此收取懲罰性費用。最簡單來說,快遞員早上9點來送件,我晚上加班到22點才回到家,因此就要我支付超時費,這顯然不合理,超時與雙方的時間匹配有直接關系,怎么能由用戶單方支付?
第三,向用戶收費有雙重收費的嫌疑??爝f柜并不完全是免費的,它過去的收費對象是快遞員,價格是小柜子4毛,大柜子4毛5。既然快遞員已經為此支付過費用,用戶就沒有必要為同一單再一次支付費用,這是典型的雙重收費,不能吃了“原告”吃“被告”。
第四,在受疫情影響快遞員無法進小區的背景下,快遞柜此時宣布收費,有趁火打劫的意味。雖說是把選擇的權利交給用戶,用戶可以選擇是否使用快遞柜,但是就現狀來說,現在很多快遞都推崇無接觸送貨,加上很多小區的封閉政策,這讓用戶根本沒得選嘛。就算疫情結束后有得選,面對辛苦的快遞員這種是否可以放在快遞柜的詢問,也和Whole Foods收銀員當著所有人面問你要不要為非洲饑餓兒童捐1美元一樣,你哪來的鐵石心腸拒絕?
說完用戶角度,再站在企業角度說??爝f柜企業都在虧損,而且虧損的還不少。相關數據顯示,豐巢開曼2020年1月至3月未經審計營收3.34億元,未經審計凈利潤為虧損約2.45億元,而2019年營收16.14億元,虧損約為7.81億元。當然你可以把豐巢的虧損原因歸結在快速擴張上,畢竟快遞柜的制造成本、占地成本、維護成本都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我們假設它現在不擴張了,不再增加快遞柜了,它就可以收支平衡了嗎?恐怕幾億元的虧損,靠用戶超時的仨瓜倆棗是很不現實的。
事實上,快遞柜作為快遞的有效補充,可以大幅提高快遞的效率,所以它應該是作為快遞公司的子部門,或是其第三方服務機構存在?,F在既然要獨立生存,那么必須要找到另一條盈利的道路,其中把用戶轉化為流量無疑比向用戶收費更靠譜。
最典型的例子是共享單車,就算核算下來一輛車每天被騎五六次就可以保本,最后共享單車也都是賠錢一片的結局。美團收購摩拜之所以變成了雙贏,并不是看上了摩拜能賺錢,而是看上了它所帶來的流量,美團APP的安裝量大幅增長就說明這一策略的成功。
說回快遞柜,快遞柜目前最大的價值也應當是導流。我可以不騎單車,但我不能不收快遞,從這個角度來說,快遞柜的導流空間甚至比摩拜還要大。既然如此,一方面是尋找流量變現的合作者,另一方面爭取更多的用戶才應該是主攻方向,而收費政策無疑是與此相悖的。這也是在企業角度說收費不合理的原因。
快遞柜企業承受的資金壓力是可以想象的,但是收點超時費儼然是杯水車薪,救不了龐大的虧損,連讓賬面上好看點都很難。筆者一直認為快遞柜的本質和其他共享企業是一致的,那么從長遠看,快遞柜企業要想生存,未來的歸宿也應該和其他共享企業一樣,進入到巨頭企業的懷抱,成為日活數據。最后能救快遞柜的,只有用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