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東莞鳳崗的白領李昕(化名)每天開車經清平高速到深圳羅湖區上班,大多數時候單程通勤時間在半小時左右,讓她感覺跟住在深圳沒有什么區別。
今年年初,在深廣東省政協委員聶竹青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在深圳工作,在臨深片區居住的深圳人約有8萬人,其中居住在東莞的占67%、惠州占18%、香港占15%。從跨市域交通通勤數據分析,深圳與東莞、惠州的交界地區有形成新的組團趨勢。
民間自發形成的組團趨勢,即將得到官方層面的推動。近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計劃》,其中提出,加快推進深圳都市圈規劃編制。充分借鑒三大世界級灣區發展經驗,協調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參與,合理確定都市圈發展重大任務舉措,助力河源、汕尾融入大灣區建設。
對于深圳而言,面積不足2000平方公里,實際管理人口已經達到2000萬,資源面臨發展瓶頸,需要在更大的區域范圍進行資源協調,拓展腹地。
在當前區域經濟發展新形勢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作為特大城市的深圳,本身就有輻射周邊城市的較強能力,深圳都市圈也有較大發展潛力,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都市圈組團之一。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深圳發改委的文件傳遞的信息是,深圳都市圈不止包括深莞惠,還將納入河源和汕尾,使這兩地融入大灣區建設。根據2019年的經濟數據,深圳加莞惠河汕四市的GDP占整個廣東省的比重達到了大約40%。
深圳產業外溢由來已久
深圳都市圈內的城市如何分工協作?
2019年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動中心城市集聚創新要素、提升經濟密度、增強高端服務功能,形成以現代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充分利用中小城市土地、人力等綜合成本低的優勢,積極承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推動制造業規模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形成以先進制造為主的產業結構。
2019年,深圳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遠遠超出北上廣三大一線城市。這是否也意味著,在深圳都市圈,將來有著更大的產業轉移、承接的空間?
深圳前副市長、哈工大(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杰認為,讓更多的制造、生產能力遍布周邊,這才是大都市,而深圳的增長真正依靠的是大量的創新產業。
唐杰不久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深圳不可能只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解決問題,產業一定要走出去。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深圳都市圈,產業會形成分工,深圳強化生產性服務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的地位,同時保留一定的制造業,莞惠河汕也將在戰略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方面形成新的優勢。
事實上,深圳的產業外溢由來已久。數據顯示,2015年東莞引進的內資項目,34%源于深圳。
都市圈內部要加速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此前自發形成的一體化,還需要哪些政策層面的支持?
一位政策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經濟指標仍然按照行政區域來統計,這決定了地方政府的考核和激勵方式,有的并不愿意發生產業轉移,所以有必要建立起都市圈化的統計體系。
前述國家發改委的意見也提出,鼓勵(都市圈)建立聯合招商、共同開發、利稅共享的產業合作發展機制。
2018年,在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十一次聯席會議上,深莞惠三地提出在臨深區域共同打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袁易明認為,都市圈的發展的確會存在一些機制協同方面的問題,在現有格局下,政府應該更多減政放權,減少要素流動的障礙和成本,剩下的更多的交給市場。
臨深片區塑造新型職住關系
伴隨著產業格局的重構,居住也成為大眾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
聶竹青認為,隨著大都市圈發展及區域協同進一步加強,未來職住關系也需要在更大的區域空間尺度進行研究與統籌,建議(深圳)打破行政區域壁壘,為公共住房建設找到一條跨市合作、多方共贏的新模式。
日前,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本地“民心橋”節目中透露,在臨深片區、軌道交通便捷、公共配套完備的地方建設大型的安居社區,將是深圳接下來的一個選項,也是深圳正在著力謀劃的事情。
張學凡同時提到,幾年前深圳在做住房規劃的時候,關于解決住房用地瓶頸,就考慮到了臨深片區,但這涉及到兩個城市,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占補平衡”(建設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的行為),目前深圳已經向廣東省提出了相應的政策申請。
2019年年底,深圳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其中在住房方面專門提到:按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理念在軌道交通沿線建設大型安居小區。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打造都市圈。如果跳出深圳的2000平方公里,站在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范圍,深圳的住房將不成為問題。同時,深圳還能夠把周邊城市帶動起來。
伴隨著深圳與東莞、惠州等地多條軌道交通的規劃和建設,深圳都市圈將逐漸形成連續的空間,從而帶來更大范圍的新型職住關系——工作在中心城市,住在衛星城。
但另一方面,住房對應的不只是居住本身,還包括附著在房產上的一系列公共服務配套,如何在發展都市圈的同時,兼顧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聶竹青建議,廣東省政府應協調深莞惠三地建立區域協調機制,就臨深片區合作建設社區涉及的戶籍、教育、醫療等配套政策的突破進行溝通,將區域聯動向縱深推進。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向記者表示,將來都市圈平衡公共服務的問題,涉及體制方面的協調,包括財稅體制改革等。“比如深圳有100萬就業人口住在東莞、惠州,有沒有可能深圳直接過去建學校,按照100萬人的規模去投入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