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在今年3月遭遇天量贖回后,盡管全球央行擴表,4月流動性風險下降,但衰退擔憂仍在、貿易摩擦言論再起,讓機構對新興市場仍持謹慎態度。
根據渣打旗艦新興市場資本流動報告,截至4月22日,新興市場本地債券市場(主動和ETF)見證了102億美元的巨幅資金流出。“這超出了2017年以來的資金總流入,2月開始外資基金在新興市場的倉位就極具防御性,3月基金大幅低配巴西、墨西哥債券,但增加了對人民幣債券的配置。”渣打外匯、宏觀策略師張蒙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雖然全球央行年初至今擴表18%,但資金仍更青睞發達市場,近期新興市場本地債市的資金流動技術指標仍位于負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在一季度被外資稱為“穩定器”。一季度A股相對強勁的表現緩解了標普道瓊斯新興市場指數的跌幅(-24.61%),標普新興市場除中國外指數跌幅則高達32.8%。3月對沖基金一度拋售人民幣債券、北向資金也大幅流出近1000億元后,4月北上資金回流超500億元,日漸發揮“穩定器”作用。
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壓力不減
2月20日前后,全球市場開始見頂,各界對于疫情的恐慌加劇,標普500指數一路從3394點附近大跌至2191點觸底。當時,美國高收益債(HY)與10年期美國國債(無風險資產)息差從1月1日的325個基點(bp)擴大至3月23 日的近1100bp。
也就在同日,美聯儲啟動了史無前例的一系列救市措施,事態有所緩和。除了無限度購買債券,并將購債范圍擴大到高收益債,美聯儲還與全球多家央行啟動了美元互換額度,并在3月31日晚間宣布啟動針對外國央行的回購工具,即FIMA Repo Facility(海外和國際貨幣機構臨時回購協議機制)。簡言之,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外國中央銀行,可通過質押從美聯儲獲得美元,以緩解“美元荒”。美元指數應聲回落到100以下。
在央行大幅擴表的支撐下,4月以來,全球市場暴力反彈,但目前可謂已經和基本面逐步脫節。
“4月美股創下1987年來最大月度漲幅,相較于2月的高點,目前已收復近60%的跌幅,很多國家的股市也出現大幅反彈,G20國家正在推進財政刺激計劃,力度是大衰退和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央行也在推進無限期QE。”PsyQuation首席執行官貝爾曼(Michael Berman)對記者稱,但是市場和央行刺激之間的相關性已經減弱。
當前,新興市場仍面臨不小的壓力。“央行貨幣寬松規模巨大,當前流動性沖擊的尾部風險已經化解,但是資金仍然更青睞發達市場。經歷了3月的天量贖回潮,當前海外資金對新興市場重新買入幅度仍非常有限,這也主要因為全球衰退擔憂加劇,以及基金倉位配置更偏防御性(投資組合的beta控制在較低位,且現金比例較高以應對贖回風險)。”張蒙稱,雖然全球央行擴表在中期利好新興市場,但是全球經濟重啟的不確定性攀升,機構投資者仍不太可能青睞新興市場。
截至4月22日,新興市場本地債券市場遭遇102億美元的天量資金流出,基金現金比例從2月的4%上升到了3月的7%,整體基金的資產規模因大幅贖回已萎縮了25%。
“目前的情況類似于2013~1014年,當時全球資產負債表擴張了12%(目前18%),但是資金還是更多流入了發達市場。2013年,投資者大部分預期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會放緩,因此下調了配置敞口。新興市場實際GDP在當時從5.59%下降至4.79%。”張蒙稱。
中國或成“穩定器”
疫情、經濟挑戰以及貿易摩擦的風險仍是新興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
美國4日新增確診24534例,累計確診病例超121萬,累計死亡數達69925例,盡管新增病例連續兩天下降,但尚未走出自3月底來反復的高位日增區間。總病例數位列第二的西班牙4日新增1179例確診,累計248301例,死亡25428例,但現有確診數僅為71240,自4月25日高點已連續9日回落,初步見到疫情拐點。
新興國家疫情確診病例則呈現持續高速增長。俄羅斯4日新增10102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三天過萬,累計確診155370例,超過法國,位列全球第6;巴西超過伊朗位列全球總確診數的第9名,達到108620例,死亡高達7367例。
此外,五一假日期間的貿易摩擦言論也引發市場巨震。北京時間5日,美元指數再度升破100大關。“4月的平靜期過后,亞洲市場5月將迎來新一輪波動,這主要因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冒頭,海外疫情仍未見頂。”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周浩稱。
當前,各界開始關注“二次探底”的風險,這類風險在歷次危機或熊市中都頗為常見。
荷蘭資管機構荷寶全球基本面股票主管費德麗(Fabiana Fedeli)認為,從基本面看,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和盈利下調幅度都要好于發達市場。當前發達市場(-62%)的盈利向下修正幅度遠大于新興市場(-38%)。此外差異也體現在2020年GDP增速預測上。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新興市場仍將有小幅增長(約1%),而發達市場GDP整體可能將下滑近3%,所有主要發達國家GDP均可能呈負數增長。
“即使出現二次探底,當市場復蘇的時候,也不會是全體復蘇,對新興市場而言,需要有區別性地進行投資。”費德麗稱。
機構普遍認為,對新興市場切忌等量齊觀,如看好東亞市場不意味著所有新興市場都將迅速恢復。上述荷蘭資管機構荷寶擔心以下國家:政策反應速度極慢的國家(如巴西和墨西哥),國情特殊導致疫情難以控制的國家(如印度),財政上捉襟見肘的國家(如南非)。
渣打的研究也顯示,此次大多數財政刺激措施都來自主要的發達經濟體,而新興經濟體更加謹慎,這反映了這些經濟體對財政空間缺乏的擔憂。未來的關鍵在于,新興經濟體是否有足夠的財政空間支持更多政策出臺,判斷的標準在于,各國在不危害市場準入和債務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增加支出和減稅的能力。研究結果發現,韓國、泰國、秘魯、菲律賓的財政空間較為充足,但是阿根廷、加納、巴基斯坦、埃及和南非等則捉襟見肘。
業界同時預計,盡管中國企業面臨較大的外需放緩壓力,但內需的反彈仍將持續。且就央行而言,人民幣匯率政策整體仍將以穩為主。
一方面,匯率的穩定有助于維持資金流入的穩定,周浩認為盡管人民幣波動率會在5月加劇,但整體仍不會出現大幅快速貶值的情況。“4月的平靜期過后,亞洲市場5月將迎來新一輪波動。3月時人民幣的相對穩定有助穩定亞太匯市的預期,但5月后人民幣可能會小幅走弱,不過這更可能是有管理的小幅貶值,央行仍傾向于以‘穩’為主,這有助于發揮人民幣‘沖擊吸收器’的角色。”周浩稱。
另就人民幣債券而言,當前外資已經重新回流。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公布的數據,3月境外機構仍然小幅增持62億元人民幣債券,盡管較2月的657億元環比大降,但仍為連續第16個月凈增。
從A股來看,4月以來,受中國境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影響,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入超500億元,逆轉了3月流出近1000億的態勢。“在3月的全球劇烈波動,中國股、債市場雖然一度出現資金外流,但是整體仍十分穩定。也因為中國資產和海外的相關性較低,因此對投資組合起到了很好的分散風險作用,預計外資在中長期仍將增配中國市場。”瀚亞投資管理(上海)基金經理齊晧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