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國40美元/桶‘地板價’政策不變的話,對于普通民眾用油是沒有影響的。”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林伯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換言之,即便美國5月份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已暴跌至-37美元/桶,對我國普通民眾來說并沒有太大影響,去加油站加油也基本不會低于前幾日的價格。
“地板價”限制我國降價空間
WTI原油是美國西得克薩斯的輕質原油,該原油期貨合約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
目前,我國油價不受影響的主要原因在于,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存在“天花板價”和“地板價”。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成品油價格參考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原油價高于130美元/桶時,我國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桶時,汽、柴油最高零售限價不降低。當國際油價在40—130美元/桶之間運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常調整,跟隨國際油價漲落。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
近期,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一路下跌,我國參考的國際周期原油均價一直處于40美元/桶的紅線之下。早在今年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便宣布,當時已觸及“地板價”(近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國內成品油價格大幅下調至對應國際油價40美元的水平,低于40美元部分不再下調。如今,“地板價”仍在持續,我國油價“5元時代”也將延續。
那么,為何要設定上下限?
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彭紹宗表示,設定上下限,主要是考慮我國既是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也是石油生產大國,油價過高過低都會帶來不利影響。過高,會加大用油行業和消費者負擔,影響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過低,會影響國內原油開采行業正常發展,削弱自給能力,導致對外依存度進一步上升,不利于保障國內能源安全。
對國內外長期影響仍待觀察
原油期貨交易價格一夜暴“負”,讓人感嘆真是“活久見”。
負油價意味著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經超過了石油本身的價值。去加油,加油站還要倒貼錢?這種情形顯然不會存在,不論是在有“地板價”的中國,還是在沒有“地板價”的其他國家。
因為這是期貨價格,而非現貨價格。
“這是一個短期的,甚至瞬間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在石油大國之間展開的激烈石油價格戰背景下,期貨交易中時間權衡的一種技術性操作。而且多數情況下這些操作的交易往往是帶有套保性質的,從數量上看也不足夠大到產生重大影響,當然還要繼續關注后期市場走勢。”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有業內人士指出,期貨價格的下跌與現貨的價格還是有距離的,畢竟期貨的杠桿作用,它的放大倍數是較強的。當然現階段石油需求端的極度萎縮確實也是會反映到期市價格的。
那么,這一事件將對我國企業、市場乃至其他國家會帶來哪些影響?
林伯強表示,對于涉及到石油原料的下游企業和工廠是利好的,原因在于買進的價格成本降低了。但終端產品售價也可能隨之有所下降,利好的程度難以預測;再者,這種受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油價格究竟多低、低價時間持續多長。考慮企業自身的儲油能力,如果是短期內的低價,受益空間也會有限。對于油企來說,上游業務量大的油企受損更大,中下游業務量大的則相對好些。當然這與低油價時間長短相關。
“我國是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國際油價降低總體上應該會使我國受益,使沙特等石油出口大國受損。”林伯強說。
在羅仲偉看來,這一事件到底有何深遠影響還需冷靜觀察。“除了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所帶來的影響,還涉及幾個產油大國的整個石油戰的進展,其結果對世界經濟及各國經濟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