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陸阿婆在電商平臺購入一雙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現開膠等問題,聯系客服要求退貨,工作人員搪塞幾句之后便再無音信;趙女士在某超市為母親買了兩雙“老人鞋”,售前承諾“一年內鞋底開膠免費換新”,但時隔半年,鞋底就開膠斷裂,趙女士前去更換,售后人員卻以“開膠太少”為由拒絕更換……
一些“老人鞋”商品頻頻出現在廣告中,以其“安全舒適”“適合老人”的精準賣點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可是,隨之而來頻頻爆出的質量問題和“斷線”的售后服務,給消費者帶來不少麻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2.49億,占總人口的17.9%,“銀發經濟”水漲船高,可觀的市場刺激著商家們跟進。據上海市消保委的調查,目前專門制造和銷售“老人鞋”的企業由2014年的1700多家,增至2018年的3500多家,增長率高達106%。
筆者以“老人鞋”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老人鞋”種類繁多、款式各異,價格參差不齊:高者高達3000多元,低者僅19元。這些所謂的“老人鞋”普遍以耐磨性好、防滑度和柔韌度占優等吸引眼球。
這些形形色色的“老人鞋”果真如商家宣稱的那樣舒適嗎?事實并非如此。
長三角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盟日前對“老人鞋”開展的比較試驗發現,在80批次樣品中,鞋底過軟的占20%,鞋底過硬的占15%。一些樣品材質偏重,柔軟度和彎曲性也很差。在80批次樣品中,58.75%的“老人鞋”執行“旅游鞋”標準,7.5%的“老人鞋”執行“休閑鞋”標準,其余33.75%未標注標準。
“從商家宣傳看,‘老人鞋’已成為鞋類中的一個細分行業,然而缺少明確的行業標準,面對各種夸大其詞的宣傳,老年人的權益容易受到侵害。”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陶愛蓮表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老人鞋”實際上就是運動休閑鞋、專業鞋、布鞋,一些商家為了利潤最大化,不惜將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劣質鞋包裝成“老人鞋”賣給消費者,“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為給“老人鞋”行業立規矩,近日,長三角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盟委托上海市皮革技術協會制定了全國首個“老人鞋”團體標準,除了對鞋子的耐磨耐折性能、黏合強度等作出明確要求外,還結合老年人的特點,增加了“老人鞋”不允許有可觸及的尖銳面等具體要求。
專家表示,有關部門應針對“老人鞋”等產品出臺更多細化管理規定,嚴厲查處各類侵害老人權益的行為,讓老人放心安心消費,推動“銀發經濟”健康發展。(戴琪)
關鍵詞: 老人鞋舒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