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國首批“4+7”帶量采購推開后,中標藥品在試點地區公立醫院的價格低于非試點地區,由此引發后者患者涌向前者。
這種回流,不僅僅發生于帶量采購試點地區與非試點地區之間。在試點地區內的藥店,遭遇帶量采購戰。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西普會上,多位藥店人士反饋稱,試點地區的醫院帶量采購亦正在沖擊當地的藥店,主要表現是藥店采購不到中標產品、藥店與醫院藥品倒掛嚴重、客戶又回流到醫院等。
從今年3月份起,全國首批帶量采購陸陸續續在11個試點城市公立醫院鋪開。25個中標品種,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中選價平均降幅52%,以乙肝主打用藥“恩替卡韋”為例,規格為0.5mg的藥品,每片價格從10.55元降到僅有0.62元。中標藥品,多以慢性病藥物為主。非試點城市的患者跨地區去試點地區“代購”的現象也屢屢出現。
在試點地區內,藥店煩惱。原本藥店的銷售價比醫院便宜,但帶量采購啟動后,藥店的價格與醫院之間出現倒掛。不僅如此,中標產品在藥店遭遇斷供。
“首批中標品種,首先是給醫院,上海的藥房基本拿不到貨。廠家就算有貨,但它們也不愿給你。帶量采購推行后,對我們藥店的影響真是太大了。”上海華氏大藥房配送中心采購配置總經理沙旭東對第一財經記者感慨道。
而前述中標產品,有些還是藥店銷售的暢銷藥。如上述的恩替卡韋,中康CMH數據顯示,該藥屬于零售市場化學藥品最暢銷的50款產品范圍之內。
“‘4+7’城市25個品種試點帶量采購后,我們跟每一個廠家進行了溝通,但廠方不肯供貨,25個品種可能只有4個給降價后的價格,但多數是沒有的。”西安怡康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彤透露, 在西安,已出現客戶回流到醫院現象, “原來一盒藥可能要幾十元錢,但現在醫院只賣五六元錢,差價這么大,有客戶為了買兩盒藥,也寧愿去醫院排隊排上一個星期。”
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沈陽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殷雅杰表示,這一輪的帶量采購,政策更多是考慮到醫院醫療機構,對于生產企業的約束并不強,對于零售行業更是完全忽略了。
“這輪帶量采購只是要求生產企業按照中標價格把產品供給醫院,而是否供貨給零售渠道,或者按照什么價格供貨,醫保部門則不做干預。正因為沒有政策干預,工業企業也在觀望,甚至它們可能投標的時候都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在醫院寧可不賺錢,但是OTC我有量,所以現在很多企業不愿意放棄OTC渠道的價格。醫保有要求我們藥店藥按照中標價賣,但是沒有要求生產企業要給我們供貨。所以到最后,25個中標品種中,除了幾個企業肯給我們供貨之外剩下的全部處于下架狀態。”殷雅杰亦說道。
中標產品為何會在試點地區藥店斷供呢?
“制藥企業不愿意放資源出來,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它們要做一個渠道的控制。如果在‘4+7’試點城市里,制藥企業按照中標價全放給藥店,很簡單,有導致很嚴重的串貨問題。有人會從連鎖藥店里按照中標價買下來,再到非試點地區銷售,因為這其中的中間差價本來就很大。”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勇說道。
有江蘇制藥企業人士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愿放貨給藥店,正是顧忌到會引發渠道串貨問題。
不少藥店人士認為,雖然本輪帶量采購僅試點25個品種,但對藥店的沖擊波已現象。
“‘4+7’啟動后,藥店的價格優勢進一步削減,藥店的毛利率也面臨下滑局面,我覺得藥店現在已無價格戰可打了,也沒有價格戰可以打了。”益豐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總監唐家錫表示。
對于藥店而言,關鍵是如何留住客戶。
上述25個中標品種,多數以國產藥物為主。而進口原研藥落標后,意味著丟掉了試點公立醫院市場。為了保住銷售規模,不少原研藥企開始轉戰零售市場。而有連鎖藥店,也開始在原研藥企業抱團合作。
“原研藥不需要通過一致性評價,同時其產品在市場中仍占有很高的份額,‘4+7’啟動后,原研藥貨源相對還是比較充足的。所以我認為,藥店要留住顧客,前提是要有貨源,同時要跟原研藥企保持良好的關系。”沙旭東說道。
殷雅杰透露,帶量采購啟動后,其所在的藥店反而轉戰與一些原研藥企合作,銷量提升很快,彌補了一些不足。“長期來看,醫藥分家、集中采購是必然趨勢。我們的判斷,慢病藥物市場這塊,未來醫院只能解決住院門診用藥,最后還是要在零售渠道釋放,但這個釋放過程,一定是有藥事服務能力的藥店才能承接,因此,藥店要修內功,做好這塊專業服務準備。”殷雅杰表示。
“現在藥店打的不是價格,而是藥店的綜合能力,藥店需要從規模、區位優勢、專業服務能力,還有品類管理等領域提升能力。”唐家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