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28億元!超過了好萊塢《瘋狂動物城》!光我們一家企業就完成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25分鐘預演制作!”邱家偉說得很興奮。
邱家偉是蘇州十月猛犸動畫制作有限公司當家人。事實上,在哪吒神力加身、笑傲天庭的1318個特效鏡頭中,除了邱家偉的十月猛犸,蘇州企業制作完成的就有400個。在約70家參與制作《哪吒》的團隊中,蘇州企業便占了一成,任務涉及特效、動畫和后期合成等。
“但是我們并不賺錢啊!”說到這里,邱家偉無奈地笑了笑。隨即他話鋒一轉,“不賺錢,還有情懷在嘛!”
可是如果只靠情懷、做一線代工,蘇州企業能堅持多久?
“低段位”動漫產業的困境
“我們十人團隊用半年時間完成后期制作,將最好的國漫元素奉獻給觀眾。但是,公司并沒有通過這個項目掙到多少利潤。唯一支撐大家干下去的,只有為國漫崛起而戰的赤子情懷。”《哪吒》特效參與者之一、蘇州光年數碼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廣帥說,他的聲音夾雜著些許無奈和惆悵。
業內人士表示,影視供應鏈各個部門平均利潤超過20%,唯獨后期特效制作只徘徊在區區5%——和影視產業相比,動漫后期的境況基本不相伯仲,甚至等而下之。有些諷刺的是,蘇州動漫企業的“低段位”,恰恰成為其承接《哪吒》特效制作的優勢。
“《哪吒》預算不高,當導演拿著特效方案給國內一線特效公司的時候,所有公司都拒絕了。后來,導演找到60多家二三線小團隊,甚至小到每家只有一兩個人的團隊,分包出去解決。”光線傳媒影業彩條屋影業CEO易巧直言不諱。
國內一線團隊不接受特效報價,除了極個別是因檔期因素無法安排外,低到不能再低的利潤率是他們一致將邀約拒之門外的最重要考慮。“正因為他們不接單,才輪到我們蘇州企業。”邱家偉說。
據統計,在2018年,中國動漫產業領域內出現了65起融資事件,盡管投資總額有所下降,但每一起投資的平均額度卻不斷增加。
“資本瞧上我們,我們企業有錢了,才有實力搞原創啊!不搞原創,不徹底跳出過去那種單純接單的模式,企業利潤能突飛猛進?企業總是不搞原創,不向產業鏈上游攀升,我們蘇州動漫怎能實現產業升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表示。
在資本和IP授權的強力推動下,中國動漫已強勢衍生,形成了龐大產業。2018年,國產動漫大IP“熊出沒”持有者華強方特的最大收益已不是動漫業務,而是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后者營收高達36.1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83%。
“動漫代工廠”不是未來
如何擺脫這種利潤率最低、依賴來料加工的常態,直接關系到蘇州動漫產業的未來。
后期利潤低,除各家企業大打價格戰,還因特效本身存在大量藝術想象成分,制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根據客戶和自身需求反復修改。特效公司的收入合同都是事先談好的,因此所有修改的成本全部要自己承擔。
在蘇州動漫產業中,為動畫項目接單做后期,至今依然是主流盈利模式。但是,變化已經開始出現。
“十月猛犸已經在搞原創,劇組到位了。不過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開始策劃到動畫上映,起碼3年。但不管過程多么痛苦,我們必須嘗試。作為中國動漫人,作為蘇州動漫人,我們是肩負責任的。”邱家偉決心讓自己的公司為蘇州動漫的產業升級盡一份力,“蘇州應該打造自己的《哪吒》,而不是總替別人加工《哪吒》!”
總會好的。當前,如相城影視產業園內,就有數家制作公司獲得了光線傳媒、美生元等知名企業數千萬元注資,完成了超過20部影視動漫作品和200多部動漫影片后期制作。“企業首先要做好自己分內之事,把業務能力提上去。你們也要多宣傳宣傳,讓資本和人才知道我們正在為國漫崛起而夜以繼日。我們可不想一輩子替別人打工。”業內人士如是說。
蘇州的動漫產業競爭力已經不容小覷。比如位于相城區高鐵新城的蘇州相城影視產業園,已經引進培育了40多家關聯企業,從業人員擴張至600人。他們參與制作了超過200部動漫影視作品,僅動漫電影制作這一項收入每年便可進賬1億元。還比如,蘇州工業園區的動漫經濟主要以動漫游戲產業為主。在這里安家落戶的動漫游戲企業超過100家,從業人員逾1.5萬人,年產值約7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企業已擁有自己的IP。
國漫未來要崛起的,肯定不只是產值。(記者 孔令君 通訊員 顧善聞 袁雪 董捷 朱琦)
關鍵詞: 動漫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