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城市陸續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出生人口的相關數據,呈現總體下降趨勢。
比如河北省平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出生人口沒有明顯增長,新出生人口中二胎及以上數量占比兩年基本持平。延安市統計局發布的消息,該市人口出生率在經歷2016年的波動上升、2017年掉頭向下后,2018年人口出生率為2014年“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新低。
上述城市的統計局認為,具體原因在于育齡夫妻生育兩孩的意愿總體仍不強烈、鄉鎮級衛生院婦產科醫療資源缺乏、女性就業問題加重、生活成本過高等。
從全國數據來看,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523萬人,較上年減少約200萬,是連續第二年下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調整效應在今年應該消失了,因為補償性生育在過去3年中已經完成了。如果生育率不能回升,出生人口就會持續減少下去。”
目前,不少省份為了提升生育意愿對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遼寧省人大常委會近日就對《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審議,提出符合條例規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60日;減輕生育二孩家庭負擔,對其入托、入學給予適當補貼等。
生育率不及預期是相對的
平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從抽樣調查結果看,醫院和村委會今年上半年出生人數較上年同期均有回落。其中兩家醫院2019年上半年共接生孩子1532人,同比下降3%;被調查的三個村(居)委會2019年上半年出生人口90人,同比下降11.7%。
延安市統計局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上半年兩家醫院出生人口共計2714人,較上年的2807人下降了93人,其中一胎1286人,同比降低了3.3%;二胎1275人,較去年的1321人減少了46人;三胎及以上153人,同比減少了89人。
另據重慶衛健委發布的信息,今年1~5月份,全市常住人口出生人口數為71554人,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30054人。
長期的低生育率會導致高度老齡化和人口衰退,從而給社會經濟帶來多重挑戰。為了提高生育率,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我國在近些年也是動作頻頻。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我國將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全面二孩的確發揮了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比“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前的“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人數分別多出142萬人和79萬人;出生率分別為12.95‰和12.43‰,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分別提高了0.84和0.32個千分點。
此外,2016年二孩出生數量大幅上升,明顯高于“十二五”時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根據世界銀行預測,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1996年開始一直低于1.6,直到2013年回升到1.6,2016年為1.62。如果這個趨勢能夠得到延續,那么中國的生育率就可以回升到一個相對安全的水平。
而對于上述城市出生人口不及預期的情況,李建民表示,不及預期應該是相對于政策目標而言的,全面二孩政策預期的總和生育率應該是1.8左右,但目前來看可能只有1.6,今年或許更低一些。此外,生育率的下降還和育齡婦女的數量、人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關系。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李希如曾介紹,2018年,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7年減少700余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500余萬人。
延安市統計局也提出,目前的婚育主體主要是80、90人群,其絕大多數是當年的獨生子女,大多追求更有質量、更加滿意的婚姻生活,其婚姻觀、生育觀更趨于理性、成熟,導致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生活難兼顧,生二胎的群體目前主要是30~40歲之間的人群,父母大都在60~70歲之間,照顧孩子成長比較困難,從而降低了生育需求。
一系列政策提升生育意愿
李建民認為,如果想提高生育率,要做到三件事:取消生育限制、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消除個人生育赤字、提高生育意愿。“在低生育率國家,生育水平低于生育意愿是普遍現象。”
事實上,為了鼓勵生育,全國各省份已經從孕期、產后、育兒等多方面發力,政策大致有以下四類:加大醫保支持,推行基本生育免費;延長產假、配偶陪產假(護理假);增加產科、兒科醫護力量;推行彈性工作制,支持生育后重返崗位。
比如,目前各地產假大體上可以分為128天、158天、180天三檔,配偶陪產假(護理假)時長大體可以分為7天、15天、30天三檔。針對異地夫妻,安徽、陜西有延長陪產假的措施,安徽從10天延長至20天,陜西從15天延長至20天。
此外,“沒人帶孩子”也是制約家庭再生育的突出因素,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的照護服務供給不足。
原國家衛計委家庭司2016年委托研究機構開展的“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需求調查”發現,近80%的嬰幼兒由祖輩參與看護,有祖輩參與照看的家庭33.8%有托育需求,無祖輩參與照看的家庭托育需求達43.1%。60.7%的一孩母親因為“沒人看孩子”而不愿生育二孩,28.1%的一孩母親因顧慮“影響工作和事業發展”而不愿生育二孩
城市3歲以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1%。未入托育機構的主要原因有“附近沒有接收3歲以下孩子的托育機構”(30.1%)和費用太高(占21.6%)。但世界經合組織(OECD)資料顯示,2014年,OECD的33個國家平均入托率達到了33.77%。
事實上,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服務,在微觀層面上有利于兒童發展、母親健康、家庭關系和諧與家庭發展能力建設,在宏觀層面上有助于全面落實二孩政策、促進社會性別平等、提高社會效率、增加有效勞動供給、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均衡發展。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梳理社會力量進入的堵點和難點,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鼓勵地方政府通過采取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大對社會力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用人單位內設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地方政府探索試行與嬰幼兒照護服務配套銜接的育兒假、產休假。
“托育服務的發展可以帶來顯著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可以使生育二孩的比例提高8%~10%。”一位人口學者表示。
關鍵詞: 中國出生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