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經歷負增長,蘋果表現最差)
簡介: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跌14%至3.96億臺,跌破4億大關。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正在經歷寒冬。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跌破4億大關。
根據Canalys最新公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18全年出貨數據,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跌14%至3.96億臺,這也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持續第二年出現負增長,總體規模已經回到了2014年之前的水平。
寡頭競爭格局已定
市場的震蕩也使得整體市場競爭態勢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寡頭競爭格局已定。
數據顯示,前五名手機廠商總體市場占有率從2017年的73%大幅度增長到2018年的88%。其中,出貨量第一的華為和第三的vivo均實現了逆市增長,全年出貨分別較2017年上漲15%與9%,OPPO保持了第二名的位置,但是較第三名vivo的差距從2017年的一千萬臺縮小到不足兩百萬臺。排名第四的小米在2018年第三及第四季度增長出現瓶頸,使得其全年出貨下跌6%,但是隨著總體市場的萎縮,其市場份額略微上升到12%。
作為頭部廠商里的國際品牌,蘋果在中國區出貨已連續第三年下跌,2018年出貨量下跌超過13%,市場占有率維持在9%,在頭部廠商里面出貨表現最差。Canalys報告指出,蘋果新一代iPhone的超高端定價策略,是蘋果總體出貨量出現劇烈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蘋果相對低端的機型如iPhone 8、iPhone7等,即便在新品發售后調低售價,在中國市場也沒能像在美國和英國等其他主要市場那樣受歡迎。
不過,蘋果在中國市場遇到的挑戰是多方面的。競爭者的日益強大并不是其最大的問題;新一代iPhone出貨量因售價的大幅提升而減少也是蘋果可以預見和承受的風險。
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需要重新審視其iPhone的中國策略,尤其是急需針對國內高端用戶在購買行為上的變化來采取更加切合當地消費者市場走向的方式,從而增強蘋果手機繼續高端化的認同感。中國市場對于蘋果所有產品線戰略地位將會愈加重要,這是無法逆轉的趨勢。”
此外,賈沫認為,隨著蘋果對其服務業務的發展賦予更高的期待,在中國區,蘋果急需要尋找到維持iOS硬件市場存量的方法,否則將對這一業務在中國未來市場發展蒙上陰霾。”
今年年初,蘋果CEO庫克在接受采訪時意外下調對蘋果本季度財報的營收預期,并將主要原因歸咎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蘋果將于美國時間1月29日公布財報,市場開始擔心蘋果庫存的增加可能導致業績的惡化,并對股價進一步形成壓力。
早在2017年Canalys就曾警告,在中國排名五名開外的手機廠商普遍出現生存問題,例如2017年第六名的金立被迫破產清算,美圖將手機業務出售給小米,魅族、錘子等獨立手機品牌也陷入困境。“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最終步入了寡頭競爭的局勢。”Canalys報告指出,“曾經多品牌百花齊放的中國手機市場在短短12個月內變得極具挑戰,競爭成本不斷被頭部廠商以及宏觀金融環境所提高。”
華為有望挑戰三星全球銷冠地位
數據顯示,華為憑借全年1.05億的出貨占據了國內27%的市場份額, 這也是自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井噴后廠商所能達到最高市場份額。
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華為日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持續積極的技術創新使得華為品牌能夠更加自由地去開拓高端市場,從而大幅度拉開與其他品牌的距離,短期內沒有其他廠商能挑戰其市場地位。”
賈沫表示,2013年底華為決定創建榮耀品牌,這使得華為在如今只剩下五家頭部廠商、涵蓋七個品牌的競爭格局中,在高中低價位段均有市場機會。未來華為有望在全球挑戰三星的冠軍地位。“中國市場繼續成為華為及榮耀海外擴張的強大后盾,這也成為華為在2019年挑戰三星全球手機市場桂冠的最大優勢。”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Vivo的增長也值得留意。Canalys研究分析師管翊婷表示:“通過更加緊湊的產品周期, 從多樣化其Y系列,和發布專攻線上的Z系列以及觸及高端的Nex系列等方面著手,vivo在國內市場份額出現質變。”
而對于海外市場發展迅猛的小米而言,管翊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小米國內智能手機業務在2019年的挑戰將是把兩個品牌進行更加精準的分層,無論是產品及定價層面亦或市場及渠道層面,從而使兩個品牌均能打破其固化形象,實現總體市場份額提升。”
展望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Canalys并不認為廠商會有更多喘息空間。Canalys預計中國手機市場將在2019年繼續下跌3%至全年3.85億臺水平。而隨著中美關系持續動蕩,無論是中國本土廠商亦或是美國品牌蘋果都遭受了不同以往的壓力。
Canalys同時表示,2019年將是國內5G時代的開端,大小廠商都在緊鑼密鼓籌備5G智能手機的發布。長遠來看中國市場的整體結構和消費水平正向更加高質和高端的市場轉變,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有望在2021年突破400美元,廠商競爭的重點將聚焦在如何把最新的技術和消費者的更高層次需求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