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臨近,中國冰雪產業越來越“熱”。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稱,預計到2021~2022年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收入將達到6800億元,整個行業的產值也將超過萬億元。作為冰雪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滑雪產業備受關注。不過,這種“熱”經濟還需要不少“冷”思考。
經過前些年的沖動期,從業者、資本方大都已經冷靜下來,滑雪人數、滑雪場數量增速持續放緩成為不爭的事實。代理商也開始“吐槽”,滑雪單板銷量每年增速在20%左右,“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快”。而在滑雪場資源減少的情況下,與購物、地產結合的室內滑雪場成為資本關注的重點。
滑雪用品存貨之憂
1月16日,“ISPO Beijing 2019第十五屆亞洲運動用品與時尚展”拉開帷幕。在北京市順義區新國展E3館,國外知名滑雪品牌CAPiTA的展區內播放著動感的電子音樂,不時有人駐足觀看和咨詢最新的滑雪單板和固定架。勁爆的音樂搭配色彩鮮明、風格獨特的單板,預示著2019年雪季滑雪板的流行款式。
而過道的另一側,是滑雪“發燒友”李騰翔的地盤,他已經是Bataleon等多個國外滑雪單板品牌的總代。隨著冬奧會臨近,越來越多像李騰翔一樣的展商參與到展會中。ISPO Beijing是亞太地區重要的運動用品展覽,其今年的展覽面積達5萬平方米,與冰雪產業相關的展館占了三分之一。而2005年首次登陸中國時,其總展覽面積只有1萬平方米。
李騰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為總代,若銷售給經銷商的單板賣不出去,也不會再回收,“存貨只能砸在手里”。而上游的滑雪板制造商——尤其是國內的滑雪板制造商,同樣面臨產品賣不出去的風險。
今年的展會上,力達克絲是為數不多的國產滑雪單板品牌商之一,其創始人靳惠媛告訴記者,中國申辦冬奧會成功之后,不少資本涌入了滑雪產業,滑雪板行業內也出現很多國產品牌。
與李騰翔代理的國外中高端品牌不同,國產滑雪單板品牌大多屬于大眾化產品,彼此間“廝殺”激烈。賣不出去產品時,光是積壓在倉庫的存貨就壓垮了不少公司。
靳惠媛看到過很多國產品牌“曇花一現”。她介紹道,對于滑雪板來說,從設計產品、參加訂貨會,再到制造、交貨,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年。這個展會就像一個訂貨會,買賣雙方確定訂單之后,等到9月左右才能將最新產品送到商店或者顧客手中。她認為,這種商業模式很多人并不適應,盲目競爭,“出現了很多誤判”。
靳惠媛的兒子李栩告訴記者,在冬奧會風口下,公司近幾年的銷售量僅保持20%左右的增長,尚未出現爆炸式增長。
北京滑雪協會副主席、北京卡賓滑雪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伍斌表示,單板年銷售量能有20%以上的增長,已經算比較好的苗頭,“雙板的增長才5%左右”。
資本市場中,以探路者為代表的戶外品牌企業從冬奧會申辦成功后就開始重點拓展冰雪市場。但探路者顯然沒有想到,布局容易,培育市場難,再加上面臨供應鏈完善、并購等方面的挑戰,哪怕經過三年的探索,其在冰雪產業的布局也難言理想。
伍斌認為,裝備市場的增長會滯后于滑雪場館等基礎設施的增長,先有供給才會有需求,滑雪裝備真正的高速增長還沒有開始。
室內滑雪場成資本新寵
對于滑雪裝備和設備等來說,要在短期內實現獲利的難度不小。近來,資本已經“瞄上”了滑雪場——尤其是室內滑雪場。以室內滑雪場為主要賣點的冰雪文旅項目,或許將成為短期國內滑雪產業增長的亮點。在此次冰雪展館中,有一個展位既沒有滑雪板、滑雪服等滑雪裝備,也沒有造雪機等滑雪設備,但展覽面積卻不小,那就是冰雪產業的“新貴”——融創中國(以下簡稱融創)。
融創此次展示的是從萬達接手的冰雪文旅項目,其中哈爾濱融創娛雪樂園還獲得過吉尼斯世界紀錄,為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滑雪設施。
作為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該場館一年四季都可以滿足人們的滑雪需求。哈爾濱融創的一位高管介紹,目前場館滑雪人次已經突破35萬人,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現金流。
在國內室外滑雪場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室內滑雪場頗受資本青睞。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顯示,在2018年國內滑雪人數和室外滑雪場數量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室內滑雪場逆勢增長,同比增幅超過20%。
但融創并不滿足于接手別人的項目,而更想自己“親自去做”。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就“看上”了位于北京與張家口崇禮縣之間的懷來縣。2018年,懷來縣政府與融創簽訂了融創懷來萬達文旅城項目協議。
卡賓滑雪一位負責室內滑雪場建設的人士告訴記者,室內滑雪場的投資是室外的十倍以上,而一個室外滑雪場的投資可能也就一兩千萬元。
此次展會上,融創懷來文旅項目的幾位工作人員就冰雪場館建設面積、可行性等與業內人士展開了激烈探討。在他們看來,如果冰雪場館面積不夠大,就很難與崇禮的室外滑雪場競爭,從而吸引游客;但如果面積過大,投資成本會直線上升,投資價值就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