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鎮、蘿卜小鎮、胡椒小鎮、油茶小鎮……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上演一場接力“報菜名”。
“小鎮故事少,充滿假和炒,若是你到小鎮來,你會很難過。看似一個樣,吃都差不多。”如今,若是你走進一個不知名但號稱“某某特色小鎮”的地方,耳邊響起鄧麗君的《小城故事》,映在你腦海里的歌詞可能是這樣的。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做了一期關于特色小鎮的調研發現,由于先天不足,一些地方數量眾多、一哄而上的“旅游特色小鎮”最終建成了“小吃一條街”。比如,在西部某地,一部熱播影視劇就“催生”5家風格類似的小鎮;號稱總投資2億元的一個民俗小鎮,街道空無一人,倒是幾只羊在主干道旁悠閑踱步。
很多驢友也都有這樣的感受,一些廣告打得天花亂墜的特色小鎮,去了第一家感覺還算新鮮,去了第二家感覺似曾相識,第三家就再也不想去了。所謂的“特色”,不過是名字形形色色,而內容則千篇一律。
說簡單一點,小鎮文化,一是要有歷史感,二是要有獨特性。沒有歷史便牽強附會,沒有獨特性便抄襲借鑒,這不是在搞文化旅游產業,而是燒錢炒項目。
受“大城市病”所困,特色小鎮確實寄托著人們對舒適生活的美好憧憬。發展特色小鎮,也是城鎮化的重要一環。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后來第二批又公布了276個,加起來也就400出頭。
但是中投顧問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特色小鎮建設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入庫特色小鎮項目共計11260個,投資額13.5萬億元,落地率為31.6%。這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地方上“自發躁動”。比如據《瞭望》報道,東部某市,一出手就是25個。
當一些地方紛紛被“走量”思維主導時,就出現了讓人啼笑皆非的荒誕場景。
比如,中部某省打造了一個“香菇小鎮”,對此,當地居民評價稱,“掛羊頭賣狗肉。這哪里是什么特色小鎮?就是企業的一個大的香菇生產基地。”此外,各地以農作物命名的小鎮眾多:葡萄小鎮、蘿卜小鎮、胡椒小鎮、油茶小鎮……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上演一場接力“報菜名”。
不可否認,隨著民眾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美好生活更高的追求,旅游經濟勢必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但是這種旅游熱或者文化熱,不是靠燒錢就能打造出來的。
一個項目好不好、可行不可行、劃算不劃算,作為制定和決策者的地方政府,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論證。不能說搞成了就是政績,搞砸了就是試驗。這背后的論證、審批、決策的責任,有必要厘清并追究到位。
如果這種拍腦門的決定能提前被否決,或者秉著為公為民、實事求是的心態,類似的假大空小鎮就不該被“構思”。
發展小鎮經濟,打造文化產業,這是很好的方向,但是必須建立在“有料”和“合適”的基礎上。如果手段拙劣,甚至為了立項不擇手段,這就是“蹭熱鍋炒冰塊”,不僅做不出好菜,還浪費薪柴。所以,一些假大空的“特色小鎮”,該消停了。